第四十六章·真是有些萧索啊
网络小说网www.txtwl.com,最快更新《江湖不乱》最新章节!
朱明和作为一代明君,继上位后就体恤民间疾苦,施行修养生息的政策,并且减免赋税,大力发展农业。江湖上也是风平浪静的太平局面,朱家天子奉道教为国教,并连续召见了几大江湖豪门门派的掌舵人,相谈甚欢。
这样的治国之策,到了太宗十三年,终于厚积薄发,有了显著成效。大明朝也因此迎来了一次盛大春天。
也是在那一年,太宗皇帝朱明和宣布大明朝举行开国第一次科举大试,面朝全国吸纳文武之才。
这一年,无数读书士子,学武之人涌向京城。
也是这一年,一位年仅十九岁还未及冠的青年,背上行囊,从家出发,开始了千里奔波的上京赶考。
但青年因家里经济拮据,出行本来所带钱粮就不多,等到了京城,已是将身上银子都花光了,而且还饿了好些日子。
他是学武之人,但并非只是一味学武,二十年间他也饱读诗书与兵书,勉强算作半个文人。
青年自幼丧母,十四岁丧父,才束发年纪的他便成了孤儿。功夫是他爹自小教他的,学的是祖上流传下来的一套拳法,算不得高明。没有了父母,便彻底失去经济来源的他,硬是靠着自己上山砍柴养活了自己。四年间他从未停止过练自家的拳法,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上山砍柴也让他身体明显强壮了许多。
因家庭条件限制,家乡有名的道观自然上不起,他只是有空去旁听或是偷听那些在他眼里就是仙人的道长讲解道法与兵法。
青年是年轻人,也有梦想。他也盼望着自己有朝一日可以上阵杀敌,可以斩蛮夷守边疆。他也梦到过自己受到了皇帝嘉奖,做上了威风凛凛的大将军!
如今老天爷终于开眼,当今天子开立国之首举,科举大试。
青年自从知道了这个消息,就更加勤勉练习功夫,温习功课。当地初试,他很轻松过关进了乡试。而乡试,虽然有阻力,但也是顺利过关。
终于有资格进京大试,可青年也面临了自己最大的一个难题。
千里迢迢的京城,并不是说去就去的啊。
亏的街坊四邻可怜这个孩子,给他凑了些上京的路费。青年把这几年攒的一些钱归拢了一下,最后还是把祖宅卖掉才勉强够了。
青年是夜里走的,没有人知道,那天夜里,他依次给他的邻居,在门前磕了一个响头。他卖掉了房子,他是赌上了一切要考取功名,否则誓不回来。
青年走的时候正是冬天的最后一个节气大寒,天上还飘着雪花,他单薄的身形,背着大大的行囊,在风雪中形单影只,在漫漫雪路上只留下一串更加孤独的脚印。
那是青年第一次离乡。
万籁俱寂,无人相陪。这样的情景,就跟他名字一样。
真是有些萧索啊……
好不容易走了两个多月到了京城,本来按太宗所颁布的政令,上京赶考的考生凭本地县衙开出的证明文书,可以免费住旅店,而且还可以领十两的补助银子。可惜祸不单行,这青年在来的路上,不小心把那张相当于续命符的证明文书给弄丢了。如今没有证明,谁会相信你是考生?
青年此刻早已是饿得前胸贴后背,他来到一家酒馆,最后饿到实在没办法,就厚着脸皮进去找了个座位坐下。
掌柜的看见青年,顿时喜笑颜开。大明朝开国第一次科举,无数士子武人涌入京城,这无疑让长安城的客流量比平常多了四五倍,也让那些开酒馆旅店的好好赚了一笔。
最主要的是,能来京城参加大试的,肯定都不是普通考生。这万一有哪个在以后平步青云了,想起第一次来长安住的旅店,到那时想兴旺那家旅店,还不是一句话的事么。
所以这家掌柜的只要知道是考生来他这里无论住店还是吃饭,都尽量照顾的一丝不苟。他不求人家记他的好,只求别落下坏印象才是。
老掌柜提着一壶新茶,笑呵呵走近青年,给后者倒了一碗茶后,问道:“公子是来参加大试的?”
青年慌乱点点头。
掌柜的道:“老朽给公子上几道咱店里的招牌菜吧?”
青年顿时赧颜,支支吾吾道:“小生……没钱!”
他本来还想说的委婉点,可实在是饿得没办法,也不想浪费那口舌了。
老掌柜闻言笑意不减,他知道此次来参加京试的考生大多都是寒门子弟,而能安全来到长安已实属不易。虽然朝廷有补助银子,但对于漫长持续一个月的大试来说,考生一日三餐与书本笔砚的消费,那十两银子明显是持平不了。几日间老掌柜也接济了不少考生,他本来都是亏本上的菜,一顿饭钱他还受得了。
青年喝了一口茶后就准备起身,没想到掌柜的止住他,轻声道:“公子没钱不要紧,老朽向来佩服你们读书人,只要有证明文书,今日老朽请你吃这一顿饭。”
青年听了这番话心里没有感动,却是更加尴尬了。首先,他这次是来参加武试的,不算读书人。其次,证明文书早给他弄丢了!
他鼓起勇气,脸颊发烫道:“掌柜的,小生确是考生不假,但那证明文书被小生在来的路上给弄丢了,您……”
青年话说到最后,已是渐渐听不见声音了。
老掌柜不觉皱了皱眉头。
他虽是心善之人,但他的银子也不是大风刮来的。青年没有证明文书确实让他有些改变了主意,主要是他已经听说长安城内一些好吃懒做的痞子与乞丐就经常用这招骗吃骗喝。老掌柜又看了青年一眼,心里想着这后生不像是那种人,但凡事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一旦今天帮了这后生,日后若传出来,那些痞子以这由头骗上自己,还不得麻烦死!
可刚刚自己话都说到那份上了,如果这名后生是真的考生,自己再寸一点,他又做上了高官,那自己岂不是要倒大霉了?
青年看出了掌柜的为难,赶紧起身作了一个辑,羞愧道:“是小生无礼,让掌柜的为难了。小生喝完这碗茶就走。”
既然对方给了台阶,老掌柜活了大半岁数,自然也就顺着爬下去,“老朽谢过公子体谅老朽的难处,但公子你先别走,咱店里请你吃顿馒头还是可以的。”
青年顿时感激涕零。
馒头刚上桌,就在青年正准备吃的时候,忽而有人说话了。
“这位小哥,跟你拼个桌可以吗?”
青年抬头寻声看去,桌子另一头,站着三位衣衫整洁,气质非常的年轻人。
三人中站在最前面的也应该是刚刚问话的年轻人容貌俊朗,他二十多岁的年龄,身材修长,腰间别着一柄华贵长剑,英气逼人。
他身后的两位样貌却都很平常,一个穿着管家模样的长袍,一个穿着侍卫模样的便服。但青年作为学武之人,清楚感受到了那二人身上无形之间散发而出的气场,猜测绝对是高手。
青年放下已经递到嘴边的馒头,细声说道:“可以。”
三人落座,那腰佩长剑的年轻人自来熟道:“刚刚我听到了一些你和那掌柜的对话,小哥你有难处?”
青年默默点点头,重新拿起馒头。
佩剑年轻人按下青年的手臂,说道:“既然咱们能坐到一个桌子上,就说明你我之间有这份缘分。小二!”
“给我们这桌上最好的菜,最好的酒!”
青年顿时懵了,茫然问道:“这位公子你这是为何?”
年轻人爽快笑道:“相逢即是缘,做个朋友嘛!”
青年感动,正准备起身作辑时,佩剑年轻人止住了他,“别,咱习武之人不兴这个。”
四人正好坐满一个方桌子,这时酒菜上桌。
青年坐直身子,后知后觉道:“公子怎么知道我是练武的?”
年轻人没有应话,只是说起了旁事:“你的证明文书丢了,等大试那天要怎么进考场呢?”
青年恍然,他最近一直在想吃喝的事,还没空去想这个事情。
年轻人笑笑,摘下腰间佩剑递给青年,道:“如果有人拦你,你就拿我的佩剑给他看。”
跟着年轻人一同过来的那位侍卫模样的人轻皱了一下眉头。
青年神情木然接过长剑,这时他才想起来一件重要的事情。
“敢问公子大名?”
佩剑年轻人笑容和熙,淡淡说道:“宋龙鸣。”
宋龙鸣!
青年如遭雷击。
作为习武之人,他又怎会不认识当今风头极盛,大明第一江湖门派宋家剑炉的宗主呢?
他赶紧起身,抱拳俯身,声音颤抖:“小生见过宋宗主!”
宋龙鸣站起身扶起青年,笑道:“刚刚不是说了嘛,咱江湖中人不兴这个。”
“距离大试还有几天,”他向后招了招手,“福禄?”
那名管家模样的青年会意起身,从袖间抽出一张银票恭敬递给前者。
宋龙鸣将银票硬塞给青年,抱拳拱手问道:“还不知道你的名字呢?”
青年神情激动,同样郑重抱拳行礼,他平复了一下激动心绪,话语掷地有声道:“在下萧索!”
两人身体都是站的笔直。
抱拳相对。
那是宋龙鸣和萧索第一次见面。
那时宋龙鸣已是东南的地下之主,而萧索还是一名普通的不能再普通武科考生。
青年提着剑走后,那名侍卫模样的青年细声问道:“不怕他是骗子?”
宋龙鸣微笑道:“是也无妨,我宋家别的不多,就是剑多银子多。”
侍卫青年不禁苦笑,无言以对。
“萧索……”宋龙鸣眯着眼看向远处的青年。
视野内,青年腰挺得笔直,可看着背影却甚是凄凉。这时候已是春暖花开的时节,他还穿着一件破烂袄子,脚上是一双已经冒出棉絮的棉鞋,背上行囊厚重,几乎埋住了他的单薄身子。
“真是有些萧索啊……”
朱明和作为一代明君,继上位后就体恤民间疾苦,施行修养生息的政策,并且减免赋税,大力发展农业。江湖上也是风平浪静的太平局面,朱家天子奉道教为国教,并连续召见了几大江湖豪门门派的掌舵人,相谈甚欢。
这样的治国之策,到了太宗十三年,终于厚积薄发,有了显著成效。大明朝也因此迎来了一次盛大春天。
也是在那一年,太宗皇帝朱明和宣布大明朝举行开国第一次科举大试,面朝全国吸纳文武之才。
这一年,无数读书士子,学武之人涌向京城。
也是这一年,一位年仅十九岁还未及冠的青年,背上行囊,从家出发,开始了千里奔波的上京赶考。
但青年因家里经济拮据,出行本来所带钱粮就不多,等到了京城,已是将身上银子都花光了,而且还饿了好些日子。
他是学武之人,但并非只是一味学武,二十年间他也饱读诗书与兵书,勉强算作半个文人。
青年自幼丧母,十四岁丧父,才束发年纪的他便成了孤儿。功夫是他爹自小教他的,学的是祖上流传下来的一套拳法,算不得高明。没有了父母,便彻底失去经济来源的他,硬是靠着自己上山砍柴养活了自己。四年间他从未停止过练自家的拳法,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上山砍柴也让他身体明显强壮了许多。
因家庭条件限制,家乡有名的道观自然上不起,他只是有空去旁听或是偷听那些在他眼里就是仙人的道长讲解道法与兵法。
青年是年轻人,也有梦想。他也盼望着自己有朝一日可以上阵杀敌,可以斩蛮夷守边疆。他也梦到过自己受到了皇帝嘉奖,做上了威风凛凛的大将军!
如今老天爷终于开眼,当今天子开立国之首举,科举大试。
青年自从知道了这个消息,就更加勤勉练习功夫,温习功课。当地初试,他很轻松过关进了乡试。而乡试,虽然有阻力,但也是顺利过关。
终于有资格进京大试,可青年也面临了自己最大的一个难题。
千里迢迢的京城,并不是说去就去的啊。
亏的街坊四邻可怜这个孩子,给他凑了些上京的路费。青年把这几年攒的一些钱归拢了一下,最后还是把祖宅卖掉才勉强够了。
青年是夜里走的,没有人知道,那天夜里,他依次给他的邻居,在门前磕了一个响头。他卖掉了房子,他是赌上了一切要考取功名,否则誓不回来。
青年走的时候正是冬天的最后一个节气大寒,天上还飘着雪花,他单薄的身形,背着大大的行囊,在风雪中形单影只,在漫漫雪路上只留下一串更加孤独的脚印。
那是青年第一次离乡。
万籁俱寂,无人相陪。这样的情景,就跟他名字一样。
真是有些萧索啊……
好不容易走了两个多月到了京城,本来按太宗所颁布的政令,上京赶考的考生凭本地县衙开出的证明文书,可以免费住旅店,而且还可以领十两的补助银子。可惜祸不单行,这青年在来的路上,不小心把那张相当于续命符的证明文书给弄丢了。如今没有证明,谁会相信你是考生?
青年此刻早已是饿得前胸贴后背,他来到一家酒馆,最后饿到实在没办法,就厚着脸皮进去找了个座位坐下。
掌柜的看见青年,顿时喜笑颜开。大明朝开国第一次科举,无数士子武人涌入京城,这无疑让长安城的客流量比平常多了四五倍,也让那些开酒馆旅店的好好赚了一笔。
最主要的是,能来京城参加大试的,肯定都不是普通考生。这万一有哪个在以后平步青云了,想起第一次来长安住的旅店,到那时想兴旺那家旅店,还不是一句话的事么。
所以这家掌柜的只要知道是考生来他这里无论住店还是吃饭,都尽量照顾的一丝不苟。他不求人家记他的好,只求别落下坏印象才是。
老掌柜提着一壶新茶,笑呵呵走近青年,给后者倒了一碗茶后,问道:“公子是来参加大试的?”
青年慌乱点点头。
掌柜的道:“老朽给公子上几道咱店里的招牌菜吧?”
青年顿时赧颜,支支吾吾道:“小生……没钱!”
他本来还想说的委婉点,可实在是饿得没办法,也不想浪费那口舌了。
老掌柜闻言笑意不减,他知道此次来参加京试的考生大多都是寒门子弟,而能安全来到长安已实属不易。虽然朝廷有补助银子,但对于漫长持续一个月的大试来说,考生一日三餐与书本笔砚的消费,那十两银子明显是持平不了。几日间老掌柜也接济了不少考生,他本来都是亏本上的菜,一顿饭钱他还受得了。
青年喝了一口茶后就准备起身,没想到掌柜的止住他,轻声道:“公子没钱不要紧,老朽向来佩服你们读书人,只要有证明文书,今日老朽请你吃这一顿饭。”
青年听了这番话心里没有感动,却是更加尴尬了。首先,他这次是来参加武试的,不算读书人。其次,证明文书早给他弄丢了!
他鼓起勇气,脸颊发烫道:“掌柜的,小生确是考生不假,但那证明文书被小生在来的路上给弄丢了,您……”
青年话说到最后,已是渐渐听不见声音了。
老掌柜不觉皱了皱眉头。
他虽是心善之人,但他的银子也不是大风刮来的。青年没有证明文书确实让他有些改变了主意,主要是他已经听说长安城内一些好吃懒做的痞子与乞丐就经常用这招骗吃骗喝。老掌柜又看了青年一眼,心里想着这后生不像是那种人,但凡事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一旦今天帮了这后生,日后若传出来,那些痞子以这由头骗上自己,还不得麻烦死!
可刚刚自己话都说到那份上了,如果这名后生是真的考生,自己再寸一点,他又做上了高官,那自己岂不是要倒大霉了?
青年看出了掌柜的为难,赶紧起身作了一个辑,羞愧道:“是小生无礼,让掌柜的为难了。小生喝完这碗茶就走。”
既然对方给了台阶,老掌柜活了大半岁数,自然也就顺着爬下去,“老朽谢过公子体谅老朽的难处,但公子你先别走,咱店里请你吃顿馒头还是可以的。”
青年顿时感激涕零。
馒头刚上桌,就在青年正准备吃的时候,忽而有人说话了。
“这位小哥,跟你拼个桌可以吗?”
青年抬头寻声看去,桌子另一头,站着三位衣衫整洁,气质非常的年轻人。
三人中站在最前面的也应该是刚刚问话的年轻人容貌俊朗,他二十多岁的年龄,身材修长,腰间别着一柄华贵长剑,英气逼人。
他身后的两位样貌却都很平常,一个穿着管家模样的长袍,一个穿着侍卫模样的便服。但青年作为学武之人,清楚感受到了那二人身上无形之间散发而出的气场,猜测绝对是高手。
青年放下已经递到嘴边的馒头,细声说道:“可以。”
三人落座,那腰佩长剑的年轻人自来熟道:“刚刚我听到了一些你和那掌柜的对话,小哥你有难处?”
青年默默点点头,重新拿起馒头。
佩剑年轻人按下青年的手臂,说道:“既然咱们能坐到一个桌子上,就说明你我之间有这份缘分。小二!”
“给我们这桌上最好的菜,最好的酒!”
青年顿时懵了,茫然问道:“这位公子你这是为何?”
年轻人爽快笑道:“相逢即是缘,做个朋友嘛!”
青年感动,正准备起身作辑时,佩剑年轻人止住了他,“别,咱习武之人不兴这个。”
四人正好坐满一个方桌子,这时酒菜上桌。
青年坐直身子,后知后觉道:“公子怎么知道我是练武的?”
年轻人没有应话,只是说起了旁事:“你的证明文书丢了,等大试那天要怎么进考场呢?”
青年恍然,他最近一直在想吃喝的事,还没空去想这个事情。
年轻人笑笑,摘下腰间佩剑递给青年,道:“如果有人拦你,你就拿我的佩剑给他看。”
跟着年轻人一同过来的那位侍卫模样的人轻皱了一下眉头。
青年神情木然接过长剑,这时他才想起来一件重要的事情。
“敢问公子大名?”
佩剑年轻人笑容和熙,淡淡说道:“宋龙鸣。”
宋龙鸣!
青年如遭雷击。
作为习武之人,他又怎会不认识当今风头极盛,大明第一江湖门派宋家剑炉的宗主呢?
他赶紧起身,抱拳俯身,声音颤抖:“小生见过宋宗主!”
宋龙鸣站起身扶起青年,笑道:“刚刚不是说了嘛,咱江湖中人不兴这个。”
“距离大试还有几天,”他向后招了招手,“福禄?”
那名管家模样的青年会意起身,从袖间抽出一张银票恭敬递给前者。
宋龙鸣将银票硬塞给青年,抱拳拱手问道:“还不知道你的名字呢?”
青年神情激动,同样郑重抱拳行礼,他平复了一下激动心绪,话语掷地有声道:“在下萧索!”
两人身体都是站的笔直。
抱拳相对。
那是宋龙鸣和萧索第一次见面。
那时宋龙鸣已是东南的地下之主,而萧索还是一名普通的不能再普通武科考生。
青年提着剑走后,那名侍卫模样的青年细声问道:“不怕他是骗子?”
宋龙鸣微笑道:“是也无妨,我宋家别的不多,就是剑多银子多。”
侍卫青年不禁苦笑,无言以对。
“萧索……”宋龙鸣眯着眼看向远处的青年。
视野内,青年腰挺得笔直,可看着背影却甚是凄凉。这时候已是春暖花开的时节,他还穿着一件破烂袄子,脚上是一双已经冒出棉絮的棉鞋,背上行囊厚重,几乎埋住了他的单薄身子。
“真是有些萧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