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蓝山初战
网络小说网www.txtwl.com,最快更新《黑白史诗》最新章节!
陆离坐在蓝海城外的蓝山顶上,准备观看一场小型战斗。
他在从游龙山庄回来的路上就已经发现,至少有三支帝国地方守备军逼近了蓝海,还有一支是帝国驻扎在地方上的禁军。他在军队里待过,懂得根据队形、行列、步骑兵配置、军官等级等标志判断军队的数量。那三支地方守备军想来是对自己的战斗力没什么信心,三支军队驻扎在一起大约六千人左右,却也不敢直逼城下驻扎。另外一支禁军虽然只是一个千人队,但气势就豪迈多了,前锋的哨骑已经开始在城外不远处活动,窥探城池。
那支占据蓝海古城的起义军,也没有单纯死守城池。同样派了小股骑兵在城外活动,以免官军的哨骑活动太过随心所欲。当然了,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双方都不想让对方顺利从蓝海附近的村镇中获取人力、物力。
陆离对此感到有些惊奇,由此也更确定了几分,那支起义军里有不少专业的军事人员。他在蓝海城外十五里处已经发现,义军已经把各处村落中没藏起来的居民和粮草尽可能地带回了城中。整个过程有条不紊,而且秩序分明,只发生了一次流血事件,可想而知是颇有军纪。当官军的前锋赶到相关地区的时候,大部分地方已经是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了。
义军人数较少,不敢远离城池超过十五里。而逼近蓝海城墙五里以内还敢分兵自由活动的,就只有那支禁军了。看它的架势,大概是希望义军的主力直接开出城来,和他们来一个正面对撞吧。
陆离站在孤零零的蓝山上,俯瞰山下的平原,已经发现,山前是一支义军的哨骑,共二十七骑。山后则是那支禁军的哨骑,只有十三骑。他们相向而行,很快便要不期而遇了。陆离不禁有些期待。小规模战斗也是战斗,而且还是遭遇战,是很能说明一些问题的。
义军这边的二十七骑前后间距拉得并不是很开,而禁军的哨骑则似乎继承了主力的豪迈,两骑在前面开路,四骑在后,七骑在中间。中间的七骑还分有前后左中右——如此虽然人数只有对方一半,但队形展开后的控制面积,却几乎相当。
在发现对方的一瞬间,双方的应对也截然不同。在最前方开路的五个义军战士里看起来只有一个曾是军中的骑士,他大声示警,要后面的二十余骑跟上。而与此同时,他身旁的四个同伴竟然向前冲了出去!这似乎是很简单的算术,四对二,完全不吃亏,先拿个头彩再说!
禁军哨骑在前面的两个人显然有一个是军官。他和随从本已勒马止步,等待伙伴们靠上来。但他一看到那四人竟然脱离队形,挥舞着马刀,齐头并进地冲了上来,遂当机立断,立刻催马向前!他甚至没有拔剑!
骑兵对冲,一对四。在双方马头还有一步就要相交时,那个军官突然拔剑。在他骑士大剑出鞘的一瞬间,他胯下的战马正好四蹄腾空!他居高临下,一声暴喝,一剑挥出,剑锋闪耀着银色的斗气从虚空中横掠而过!马匹冲刺的速度和力量完美地融入了这一剑,这是大气磅礴、精准绝伦的致命一击,是军队中千锤百炼的骑士武技!剑光闪处,血肉横飞,三名义军战士顷刻间跌落马下。剩下的一个虽然没死,但运气其实更差,因为他一个人冲到了已经集结完毕的禁军十二骑面前!还没完全从杀气横溢的银色斗气中清醒过来,三支长剑已同时劈到了他的身上。
那个军官横眉冷目,扫了一眼集结起来的二十三名义军哨骑,脸上毫无惧意。只见他长剑入鞘,左臂竖起。他身后的十二骑立刻步伐整齐地靠了上来。十三骑以他为箭头,瞬间布成了骑兵冲锋时最常用的楔形阵。阵势一成,犹如五指握拳,瞬间气势暴涨。他们最初像是一群醉酒漫游的骚客,转眼间便成了一柄追魂夺命的利刃。
陆离在山上看到,也不禁暗暗叫了声好。这个军官应该还不到三十岁,这挥洒自如、干脆利落的战场气质,在如今的帝国军队里,简直像是一个怪物。
双方形成战斗队形之后,便形成了短暂的对峙。过不多时,二十三名义军骑士率先发动,全员压上。这的确是最直接有效的办法,扬长避短。陆离不禁有些期待那名军官的应对方式。只见那名军官左手一挥,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他身后的十二骑竟然三三两两四散逃开!这简直是自杀了,义军这边本身就有数量占优,一旦把十二名禁军分割开来,这场战斗便成了围殴和屠杀。
看到十二人分成四组散开,那名军官单骑断后。陆离也吃了一惊:如果这军官是打算用这种方式来诱使义军分散追击,那也玩得太大了,就算义军散开追击,在每个方向上也依然是多打少。如果义军只咬住其中两个方向,那就更不用说了。
义军已经发动冲锋,看到这种局面,几乎是本能般地全速追击,因为这实在是收割人头的大好机会。他们刚刚见识过那名军官的武技,心存忌惮,没敢一分为四,但还是分出十个人从两翼掠出,试图包抄。过不多时,两支小部队的马速都已达到巅峰。陆离的眼中已经露出赞叹之意,他已经看明白了。
原来义军的战马品种、成色驳杂不纯,快慢不一,这样全速奔跑之后,队形不知不觉就破坏无遗,追击时间越长,这一点就越明显。更何况那十三名禁军有意误导,始终让义军觉得加把劲就能追上,更使得他们跑发了性。这本是追击的大忌,但这支义军骑兵小队的队长看到对方似乎分散得更厉害,也就不当回事。忽然之间,那名军官一声长啸,略微放慢马速,扭头冷冷看着距离自己最近的三个义军骑兵,宛若看着三个死人。他甚至没有转身,就挥起大剑横扫了出去!他策马奔跑时就一直在酝酿斗气,这一击甚至比他借助马力的突击更具威势。他的大剑比对方的马刀长了一尺半,那三名义军的马刀距离他还有半尺,已被他扫落马下。
更重要的是,这一击几乎没有耽搁时间,他双腿一夹战马,瞬间加速,又和大队追兵保持住了距离。他身后剩下九个骑兵,但那九人没有一个敢再冒着脱离队伍的危险往前抢,马快的就不得不放慢速度,眼看是追他不上了。
禁军这边的战马,马力均衡得多。他们虽然分散,但在高处看来,隐隐约约还是有着战斗队形的影子。果然,此时他们已经在渐渐集中。义军骑兵的小队长发现不妙,大喝道:“快!两翼回缩,向我靠拢!”他已经看出,一旦两翼被各个击破,自己九个人绝不是对面十三人的对手。但他们的马力既不均衡,战术执行力又不如禁军远甚,这时候哪里是说集中就集中的?兵法变化说起来简单,归类起来无非是分与合,但说和做实在是两回事。
至此,战斗已不再有悬念了。禁军以高超的战术执行力,使得义军破坏了自己的队形,而他们却顺利完成了集中。义军期待的屠杀的确成了事实,只可惜禁军屠杀他们。当那名义军骑兵队长大喝出生时,陆离已经在向山下狂奔。他虽然看不清楚,但听得出来,这个人竟然是唐末!
在他狂奔下山的时候,他隐约觉得背后有一个人。这个人的气息隐藏得非常好,但却是一种他非常熟悉的气息,而且看起来对他并无恶意。
陆离坐在蓝海城外的蓝山顶上,准备观看一场小型战斗。
他在从游龙山庄回来的路上就已经发现,至少有三支帝国地方守备军逼近了蓝海,还有一支是帝国驻扎在地方上的禁军。他在军队里待过,懂得根据队形、行列、步骑兵配置、军官等级等标志判断军队的数量。那三支地方守备军想来是对自己的战斗力没什么信心,三支军队驻扎在一起大约六千人左右,却也不敢直逼城下驻扎。另外一支禁军虽然只是一个千人队,但气势就豪迈多了,前锋的哨骑已经开始在城外不远处活动,窥探城池。
那支占据蓝海古城的起义军,也没有单纯死守城池。同样派了小股骑兵在城外活动,以免官军的哨骑活动太过随心所欲。当然了,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双方都不想让对方顺利从蓝海附近的村镇中获取人力、物力。
陆离对此感到有些惊奇,由此也更确定了几分,那支起义军里有不少专业的军事人员。他在蓝海城外十五里处已经发现,义军已经把各处村落中没藏起来的居民和粮草尽可能地带回了城中。整个过程有条不紊,而且秩序分明,只发生了一次流血事件,可想而知是颇有军纪。当官军的前锋赶到相关地区的时候,大部分地方已经是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了。
义军人数较少,不敢远离城池超过十五里。而逼近蓝海城墙五里以内还敢分兵自由活动的,就只有那支禁军了。看它的架势,大概是希望义军的主力直接开出城来,和他们来一个正面对撞吧。
陆离站在孤零零的蓝山上,俯瞰山下的平原,已经发现,山前是一支义军的哨骑,共二十七骑。山后则是那支禁军的哨骑,只有十三骑。他们相向而行,很快便要不期而遇了。陆离不禁有些期待。小规模战斗也是战斗,而且还是遭遇战,是很能说明一些问题的。
义军这边的二十七骑前后间距拉得并不是很开,而禁军的哨骑则似乎继承了主力的豪迈,两骑在前面开路,四骑在后,七骑在中间。中间的七骑还分有前后左中右——如此虽然人数只有对方一半,但队形展开后的控制面积,却几乎相当。
在发现对方的一瞬间,双方的应对也截然不同。在最前方开路的五个义军战士里看起来只有一个曾是军中的骑士,他大声示警,要后面的二十余骑跟上。而与此同时,他身旁的四个同伴竟然向前冲了出去!这似乎是很简单的算术,四对二,完全不吃亏,先拿个头彩再说!
禁军哨骑在前面的两个人显然有一个是军官。他和随从本已勒马止步,等待伙伴们靠上来。但他一看到那四人竟然脱离队形,挥舞着马刀,齐头并进地冲了上来,遂当机立断,立刻催马向前!他甚至没有拔剑!
骑兵对冲,一对四。在双方马头还有一步就要相交时,那个军官突然拔剑。在他骑士大剑出鞘的一瞬间,他胯下的战马正好四蹄腾空!他居高临下,一声暴喝,一剑挥出,剑锋闪耀着银色的斗气从虚空中横掠而过!马匹冲刺的速度和力量完美地融入了这一剑,这是大气磅礴、精准绝伦的致命一击,是军队中千锤百炼的骑士武技!剑光闪处,血肉横飞,三名义军战士顷刻间跌落马下。剩下的一个虽然没死,但运气其实更差,因为他一个人冲到了已经集结完毕的禁军十二骑面前!还没完全从杀气横溢的银色斗气中清醒过来,三支长剑已同时劈到了他的身上。
那个军官横眉冷目,扫了一眼集结起来的二十三名义军哨骑,脸上毫无惧意。只见他长剑入鞘,左臂竖起。他身后的十二骑立刻步伐整齐地靠了上来。十三骑以他为箭头,瞬间布成了骑兵冲锋时最常用的楔形阵。阵势一成,犹如五指握拳,瞬间气势暴涨。他们最初像是一群醉酒漫游的骚客,转眼间便成了一柄追魂夺命的利刃。
陆离在山上看到,也不禁暗暗叫了声好。这个军官应该还不到三十岁,这挥洒自如、干脆利落的战场气质,在如今的帝国军队里,简直像是一个怪物。
双方形成战斗队形之后,便形成了短暂的对峙。过不多时,二十三名义军骑士率先发动,全员压上。这的确是最直接有效的办法,扬长避短。陆离不禁有些期待那名军官的应对方式。只见那名军官左手一挥,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他身后的十二骑竟然三三两两四散逃开!这简直是自杀了,义军这边本身就有数量占优,一旦把十二名禁军分割开来,这场战斗便成了围殴和屠杀。
看到十二人分成四组散开,那名军官单骑断后。陆离也吃了一惊:如果这军官是打算用这种方式来诱使义军分散追击,那也玩得太大了,就算义军散开追击,在每个方向上也依然是多打少。如果义军只咬住其中两个方向,那就更不用说了。
义军已经发动冲锋,看到这种局面,几乎是本能般地全速追击,因为这实在是收割人头的大好机会。他们刚刚见识过那名军官的武技,心存忌惮,没敢一分为四,但还是分出十个人从两翼掠出,试图包抄。过不多时,两支小部队的马速都已达到巅峰。陆离的眼中已经露出赞叹之意,他已经看明白了。
原来义军的战马品种、成色驳杂不纯,快慢不一,这样全速奔跑之后,队形不知不觉就破坏无遗,追击时间越长,这一点就越明显。更何况那十三名禁军有意误导,始终让义军觉得加把劲就能追上,更使得他们跑发了性。这本是追击的大忌,但这支义军骑兵小队的队长看到对方似乎分散得更厉害,也就不当回事。忽然之间,那名军官一声长啸,略微放慢马速,扭头冷冷看着距离自己最近的三个义军骑兵,宛若看着三个死人。他甚至没有转身,就挥起大剑横扫了出去!他策马奔跑时就一直在酝酿斗气,这一击甚至比他借助马力的突击更具威势。他的大剑比对方的马刀长了一尺半,那三名义军的马刀距离他还有半尺,已被他扫落马下。
更重要的是,这一击几乎没有耽搁时间,他双腿一夹战马,瞬间加速,又和大队追兵保持住了距离。他身后剩下九个骑兵,但那九人没有一个敢再冒着脱离队伍的危险往前抢,马快的就不得不放慢速度,眼看是追他不上了。
禁军这边的战马,马力均衡得多。他们虽然分散,但在高处看来,隐隐约约还是有着战斗队形的影子。果然,此时他们已经在渐渐集中。义军骑兵的小队长发现不妙,大喝道:“快!两翼回缩,向我靠拢!”他已经看出,一旦两翼被各个击破,自己九个人绝不是对面十三人的对手。但他们的马力既不均衡,战术执行力又不如禁军远甚,这时候哪里是说集中就集中的?兵法变化说起来简单,归类起来无非是分与合,但说和做实在是两回事。
至此,战斗已不再有悬念了。禁军以高超的战术执行力,使得义军破坏了自己的队形,而他们却顺利完成了集中。义军期待的屠杀的确成了事实,只可惜禁军屠杀他们。当那名义军骑兵队长大喝出生时,陆离已经在向山下狂奔。他虽然看不清楚,但听得出来,这个人竟然是唐末!
在他狂奔下山的时候,他隐约觉得背后有一个人。这个人的气息隐藏得非常好,但却是一种他非常熟悉的气息,而且看起来对他并无恶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