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梁园之会
网络小说网www.txtwl.com,最快更新《无限次元大教主》最新章节!
一 ……
永盛四年,年末。
大執王朝皇帝李太平,天縱英武,兵不血刃的拿下了夏国,此丰功伟绩,正在全国范围内传播,为人所称颂,朝堂之上,百官之首,丞相王石安,忽然上表而奏,提出深化变法,改革教育之意见!
此奏一出,一票御史言官,大惊失色!因为那内容,是要对太学、科举动手了!是要让事功学做官学,动摇理学之地位了!他们不由义愤填膺,走了出来,直言反对,抨击王石安此变法,乃祸国之行,跪求皇帝,诛杀此贼!
皇帝李太平高座龙椅,暗翻白眼,不待他说话,王石安便表示不服,开口怼那些御史言官了!
读书人的嘴炮,那是相当了得的,王石安义愤填膺,喷理学所教出来的人,“于国无大用”、“学子学之,徒耗钱财”、“好空谈,而不知实学,满口圣人之道,而不辨菽麦”!
双方一通乱喷,皇帝大怒,斥责他们毫无大臣之仪,双方这才忍怒罢休。
皇帝秉中庸之道,不拉偏架,欲明真理,于是提出了【梁园之会】,决意邀天下名士,聚于一堂,共辩之!
梁园,汉朝时期梁孝王之园林,现在为皇家园林。
百官闻听皇帝此意,皆称“吾皇圣明”!散朝之后,各去联络同道好友去了!
皇帝李太平,重视事功学派。乃著二书,一曰【实践论】,一曰【矛盾论】,暗交王安石。
王安石读之,只觉天地豁然开明,所学知识,豁然贯通,学问大涨!
王安石携实践论与矛盾论,于同道中人,暗暗研习,为来年之论战,早做准备!
关于梁园之会,朝堂之上,有议了几回,确定了届时辩论的四大题目!
这四大题目,分别是:理与物;天理与人欲;天理与人心;学之道。
旧的一年结束了,新的一年——永盛五年,开始了!
眨眼之间,到了永盛五年的九月。
天下大小名士,无论是儒门,还是佛门、道门,共超千余人,皆受邀汇聚于梁园!
各地又有书生学子等数千,慕名而来,汇聚汴京!
一场学界盛会,就要开演了!
九月初六。
皇帝李太平,亲至梁园!
梁园之会,开始了!
辩论之前,皇帝做了讲话,无非就是我大执学风鼎盛、人才济济,很好很好啊,今天这次辩论,关系国家未来,极其重要啊,等等!
皇帝“废话”很快讲完,大辩论开始了!
这辩论,各派大名士是主角,其他人都是配角,来凑声势滴!
这场盛会,一共开了十五天!
每天从一大清早,到日落西山,各派旁征博引、列举事实,辩论不绝!
每场辩论,都有皇帝吩咐的记事官做记录!之后,他们这些言论,将编辑成册,广传天下!
各派大拿,为了自己的道,为了自己的名声,为了自己的利益,辩论都十分的积极踊跃!
而理学、心学、事功学三派之辩论,又为令人瞩目!
在大辩论中,事功学最重事实,依据最多,最能令人信服,唔,你丫即便不信服,死鸭子嘴硬,在事实面前,也有口无言,难以辩解!
而事功学,得李太平之暗助,有了实践论、矛盾论为武器后,在“天理、人欲、人心、行知”之辩论中,大放光彩!他们一边喷理学,一边喷心学;一边吸纳理学的部分、一边又吸纳心学的部分,竟然自成了一个体系!
事功学,首先是唯物主义!“宇宙万物,皆混元一气聚散而成!”,认为理不可脱离于物,把理与物,统一起来了!“一气者,天理之依也!……物变则理变!”
他们举了一个生动的例子:铁,譬如那混元一气;聚散而成不同器物,若铁锤、若刀剑,铁锤与刀剑,物变不同也,所以铁锤与刀剑的理,也是不一样的!
事功学派,又讲无物不变,所以其理,也会变化!人就要与时俱进,随同变化!
事功学派,也同时注重人心的作用,不过,反对心学夸大人心的力量。认为人可以去格物致知,掌握万物变化之道,以为我所用!这里就拉古之大圣人为榜样了!古代大圣,教人们造房子、结网打鱼,种田、织衣、百草疗病,等等,都实践了这个道理,我们谨守这个道理,就是在走圣人之道!
至于有人喷这是奇淫巧技,事功学派表示:你丫在喷伏羲、神农等大圣人么?做人要知行合一,你丫有本事,把衣服脱光了,不要住房子呀!
事功学派,以一敌二,辩得理学心学,纵然心中不服,可是嘴上,却又哑口无言!
梁园之会结束。言论编辑,皇帝李太平阅之,又做批注,后才大量印刷,广为流传起来!
天下学子,有钱的直接买,没钱的借阅抄录,学堂书社,酒肆茶楼,辩论之余波,渐渐深入到底层!
永盛六年,春,皇帝决意对教育进行改革,“事功学,可为官学,利国利民!”
届时,事功学在学界,以其雄辩,颇为令人信服!
教化部尚书杨石,乃理学大名士,被明升暗降,去了教化部尚书之实权之职,提为了崇学殿大学士。事功学名士叶适,被任命为新的教化部尚书!
大执王朝,有官学私学。教化部主管教化事务,事功学成为了官学正统,不过,却不禁私学。理学、心学等,仍然以私学的形式,继续存在着!
官学所需用度,自然由官府支持;私学所需用度,官府当然是不会管了!
以前,理学掌教化部的时候,以官府之财,资助私学(理学、心学,乃至事功学都有份,反正是公家的钱),是寻常之事,还被吹捧为美谈!
而现在,事功学掌教化部,私办学堂,无论理学、心学,就连事功学自己的,都受到了打压!
永盛六年,秋。皇帝赴太学。讲:“……教育之道,在于经世致用!所育学子,上品者要能治国安邦,下品者至少要能自食其力,赡养父母!人过三十,而不能自食其力,奉养父母,依旧靠父母供养,取父母之食,此大不孝……”
汉文明最讲孝顺,竖起孝顺的大棒!读书只为做官,不做官,就继续读书,死不劳动,这种风气,渐渐得到了改变!
——————
一 ……
永盛四年,年末。
大執王朝皇帝李太平,天縱英武,兵不血刃的拿下了夏国,此丰功伟绩,正在全国范围内传播,为人所称颂,朝堂之上,百官之首,丞相王石安,忽然上表而奏,提出深化变法,改革教育之意见!
此奏一出,一票御史言官,大惊失色!因为那内容,是要对太学、科举动手了!是要让事功学做官学,动摇理学之地位了!他们不由义愤填膺,走了出来,直言反对,抨击王石安此变法,乃祸国之行,跪求皇帝,诛杀此贼!
皇帝李太平高座龙椅,暗翻白眼,不待他说话,王石安便表示不服,开口怼那些御史言官了!
读书人的嘴炮,那是相当了得的,王石安义愤填膺,喷理学所教出来的人,“于国无大用”、“学子学之,徒耗钱财”、“好空谈,而不知实学,满口圣人之道,而不辨菽麦”!
双方一通乱喷,皇帝大怒,斥责他们毫无大臣之仪,双方这才忍怒罢休。
皇帝秉中庸之道,不拉偏架,欲明真理,于是提出了【梁园之会】,决意邀天下名士,聚于一堂,共辩之!
梁园,汉朝时期梁孝王之园林,现在为皇家园林。
百官闻听皇帝此意,皆称“吾皇圣明”!散朝之后,各去联络同道好友去了!
皇帝李太平,重视事功学派。乃著二书,一曰【实践论】,一曰【矛盾论】,暗交王安石。
王安石读之,只觉天地豁然开明,所学知识,豁然贯通,学问大涨!
王安石携实践论与矛盾论,于同道中人,暗暗研习,为来年之论战,早做准备!
关于梁园之会,朝堂之上,有议了几回,确定了届时辩论的四大题目!
这四大题目,分别是:理与物;天理与人欲;天理与人心;学之道。
旧的一年结束了,新的一年——永盛五年,开始了!
眨眼之间,到了永盛五年的九月。
天下大小名士,无论是儒门,还是佛门、道门,共超千余人,皆受邀汇聚于梁园!
各地又有书生学子等数千,慕名而来,汇聚汴京!
一场学界盛会,就要开演了!
九月初六。
皇帝李太平,亲至梁园!
梁园之会,开始了!
辩论之前,皇帝做了讲话,无非就是我大执学风鼎盛、人才济济,很好很好啊,今天这次辩论,关系国家未来,极其重要啊,等等!
皇帝“废话”很快讲完,大辩论开始了!
这辩论,各派大名士是主角,其他人都是配角,来凑声势滴!
这场盛会,一共开了十五天!
每天从一大清早,到日落西山,各派旁征博引、列举事实,辩论不绝!
每场辩论,都有皇帝吩咐的记事官做记录!之后,他们这些言论,将编辑成册,广传天下!
各派大拿,为了自己的道,为了自己的名声,为了自己的利益,辩论都十分的积极踊跃!
而理学、心学、事功学三派之辩论,又为令人瞩目!
在大辩论中,事功学最重事实,依据最多,最能令人信服,唔,你丫即便不信服,死鸭子嘴硬,在事实面前,也有口无言,难以辩解!
而事功学,得李太平之暗助,有了实践论、矛盾论为武器后,在“天理、人欲、人心、行知”之辩论中,大放光彩!他们一边喷理学,一边喷心学;一边吸纳理学的部分、一边又吸纳心学的部分,竟然自成了一个体系!
事功学,首先是唯物主义!“宇宙万物,皆混元一气聚散而成!”,认为理不可脱离于物,把理与物,统一起来了!“一气者,天理之依也!……物变则理变!”
他们举了一个生动的例子:铁,譬如那混元一气;聚散而成不同器物,若铁锤、若刀剑,铁锤与刀剑,物变不同也,所以铁锤与刀剑的理,也是不一样的!
事功学派,又讲无物不变,所以其理,也会变化!人就要与时俱进,随同变化!
事功学派,也同时注重人心的作用,不过,反对心学夸大人心的力量。认为人可以去格物致知,掌握万物变化之道,以为我所用!这里就拉古之大圣人为榜样了!古代大圣,教人们造房子、结网打鱼,种田、织衣、百草疗病,等等,都实践了这个道理,我们谨守这个道理,就是在走圣人之道!
至于有人喷这是奇淫巧技,事功学派表示:你丫在喷伏羲、神农等大圣人么?做人要知行合一,你丫有本事,把衣服脱光了,不要住房子呀!
事功学派,以一敌二,辩得理学心学,纵然心中不服,可是嘴上,却又哑口无言!
梁园之会结束。言论编辑,皇帝李太平阅之,又做批注,后才大量印刷,广为流传起来!
天下学子,有钱的直接买,没钱的借阅抄录,学堂书社,酒肆茶楼,辩论之余波,渐渐深入到底层!
永盛六年,春,皇帝决意对教育进行改革,“事功学,可为官学,利国利民!”
届时,事功学在学界,以其雄辩,颇为令人信服!
教化部尚书杨石,乃理学大名士,被明升暗降,去了教化部尚书之实权之职,提为了崇学殿大学士。事功学名士叶适,被任命为新的教化部尚书!
大执王朝,有官学私学。教化部主管教化事务,事功学成为了官学正统,不过,却不禁私学。理学、心学等,仍然以私学的形式,继续存在着!
官学所需用度,自然由官府支持;私学所需用度,官府当然是不会管了!
以前,理学掌教化部的时候,以官府之财,资助私学(理学、心学,乃至事功学都有份,反正是公家的钱),是寻常之事,还被吹捧为美谈!
而现在,事功学掌教化部,私办学堂,无论理学、心学,就连事功学自己的,都受到了打压!
永盛六年,秋。皇帝赴太学。讲:“……教育之道,在于经世致用!所育学子,上品者要能治国安邦,下品者至少要能自食其力,赡养父母!人过三十,而不能自食其力,奉养父母,依旧靠父母供养,取父母之食,此大不孝……”
汉文明最讲孝顺,竖起孝顺的大棒!读书只为做官,不做官,就继续读书,死不劳动,这种风气,渐渐得到了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