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变革的前奏
网络小说网www.txtwl.com,最快更新《大明虎臣》最新章节!
马惠的幸福在一家人来到徐州后不久结束了,因为也周虎臣要回京了。
河水已经封冻,运河是走不了了,周虎臣必须选择骑马或者坐轿,路途遥远,想要回京过年必须提前行动。眼看是腊月将近,在很多不舍中,周虎臣启程北归。
当周虎臣回到北都,郑森已经在入冬前在天津乘船回了福建。在离开前,郑森被封为靖海大将军,福建总兵官。而他老子郑芝龙的南安伯被加了一个世袭,仍旧是福建总镇,不过,福建总兵官被转移到了郑森身上,不得不说,这个变动充满周虎臣的影子。
黄得功也回到了北都,而王德用则是被安置在了辽地,闫丙泰则是进入了蒙古。对西北吐番等一带的藩属国,朝廷也派出了使者。西伯利亚也被安排了一个文官作为督军,让周虎臣意外的是,这个人竟然是副都御使卫景瑗。这位只知道默默做事的人竟然是自动请缨,西伯利亚苦寒,生活极其艰苦,来往一次需要近一年时间。卫景瑗无疑已经准备扎根在西伯利亚,让周虎臣不得不佩服他的勇气和敢于任事的执着。
由于季节问题,卫景瑗还要等到明春才会启程,为了西伯利亚的将来,周虎臣还特意上门拜访了一番卫景瑗。
回到京师的周虎臣仅仅上了一次朝,腊月休朝期到了。
要过年了,京师一片繁忙热闹景象。
其实,在京师过年的朝廷重臣是最清闲的一帮人,因为,这些顶级文臣几乎大部分是南方人。兵部尚书张国维不忙过年,因为老尚书的家在金华府东阳县,天寒地冻,还要在内廷值班,路途遥远。他回不去。母亲年迈,妻子和儿子要在膝前行孝,张国维身边没有亲人,很是寂寞。不过,今年还算不错,他的大公子张世凤带着妻子来到了京师相伴,也算是给了张国维一个不再寂寞的新年。
依旧是这座熟悉的院落,除了大门上提前挂起了喜庆的红灯笼,这座当朝重臣的尚书府邸在京师众多的豪宅前毫不起眼。
周虎臣下马,一名老门子看到周虎臣。他狠命的揉了揉眼睛。
没错,是京中虎周虎臣错不了,虽然留了胡须,也上了些年纪,但那身板和脸孔变化不大。
满头白发的老家人向前几步:“见过虎...侯爷。”
虎少两个字缩回去一个,变成了虎侯爷,这称呼用的,周虎臣笑脸相迎:“老伯,别来无恙?本帅记得我们还是本家。当年还在一起闲扯,怎么现在如此客套?难道老伯忘了以前的老交情。”
熟归熟,一个老下人和当今最显贵的侯爷论交,老人可不敢:“侯爷说笑了。我这老骨头还算结实,您这算是功成名就,小老儿给您见礼了!”
周虎臣哪能让他跪下去,一把抓住老人:“老伯不要客气。老大人在家吗?”
“老爷出去了,不过,长公子来了京师。正好在家,侯爷您稍等,我通知大少爷。”
“羽君兄来了京师,正好喝上几杯!”
兵部尚书的府邸当然不会只用一个花甲老人来看门,一名下人应声而去。
张国维一共有三个儿子,不过第三子在崇祯十五年早夭。大公子张世凤字羽君,在宁波府的一个县里任主薄,老二张世鹏则是在福建担任一个县的知县。张国维是一个极其自律的人,这两个儿子其实并没有得到多少照顾,完全是靠自己获得功名。尤其是这位长公子张世凤,由于屡次不中举,只能无奈的做了一名县衙的小吏,足以看出张国维的严以律己。
张世凤和周虎臣其实只见过一次见面,不过由于两家关系不错,也算的上是通家之好。
被张世凤恭敬的迎进府中,两人其实没什么可说的,张世凤是文化人,虽然周虎臣战功无可比拟,可周虎臣在读书人眼中就是大老粗一个,两人没有多少共同语言。
有一搭无一搭的闲扯中,张国维终于回来了。
“你这个驸马可是难得来我这里,来蹭饭还是请我去吃饭?还是来送礼?”进屋,张国维毫不了客气。
周虎臣更不客气:“我这人饭量大,不吃当朝大司马吃谁?礼物吗?忘带了!”
身份越高,人的接触面其实会变得越窄,被一大群人整日恭恭敬敬,到处是噤若寒蝉,很没意思。能够这样说话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周虎臣无疑是其中最毫无顾忌的一个,也是张国维最喜欢的一个。
这位白了头发的老尚书越来越精神,他想起当年那个横冲直撞的少年,想起他在自己面前死缠烂打的旧景,张国维感慨万千:“转眼几年,小虎已经有了这般成就,老夫今日就破费一下,请你吃一顿。”
“别人请我吃饭是他的荣幸,就是陛下那里的饭我都随便吃,不想吃转身就走,老大人您就荣幸吧!”
张国维就坐,这是大明军事最高长官的私下会面,周虎臣肯定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张世凤很有眼色,他借口让下人准备饭菜退了下去。
话入正题,张国维首先就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乌斯藏那里明春就要派出驻军,小虎可有合适人选?”
这明显是在向周虎臣要人,朝中的大佬们估计都有共识,把周虎臣手下有名的将领和强悍的士兵瓜分掉才是对他的保护,手中的力量太强对周虎臣不是好事。
周虎臣稍稍思索道:“吴云端吴将军正值当打之年,我看去乌斯藏不错,可以让他手下士兵融入一些其他军队,这样比较稳如。另外...我认为,这些各地军将的驻守应该采用轮换调防制度,依我看,五年时间一个轮换期很合适。”
答应的到是很痛快,但...周虎臣这好像是要彻底改变兵归将有的旧制。
张国维感慨无限,周虎臣再也不是那个跋扈无边的少年周虎臣了,他变了,变得更加具有政治智慧,完全是为了国家大局考虑。周虎臣现在把自己的身份充分利用了起来,这个时机可谓掌握的太好了。
没有容张国维回应,周虎臣果断抛出了自己更大的想法:“老大人,这个兵制也需要彻底改一改,应该取消地方卫所制度,我认为可以采用不完全性的募兵制度。国家保留一定数量的职业士兵,驻守各地的士兵采用民间以兵充役的制度,每户人家必须按照丁口服兵役,并给与多方面的优惠政策。服兵役要定出一个年限,比如三年,或者四年,之后,把最优秀的士兵留下来作为职业士兵,退役士兵可以获得一份退役证书,让他们成为预备役士兵,继续享受国家的一些福利和照顾。一旦国家有战事,这些士兵只要稍加训练就可以重新开赴战场,比那些刚刚招募的士兵要强上百倍。在边疆地区,可以征用一部少数民族士兵,给他们更大的优惠政策,这样边防会更稳固,少数民族和汉人生活在一起也会更加融洽...除了西伯利亚太过遥远,不适这个兵事制度...我们的军事制度还要使用彻底军事分开的方法...”
张国维半天没有说话,这战无不胜的周虎臣仅仅是一个驰骋疆场的大将军吗?不简单啊不简单!说的头头是道,一环套着一环,极是合理,一个彻底成长起来的周虎臣太惊人了。
“小虎...这是你自己的想法?”张国维狠狠的平复了一下自己的心,随之问道:
周虎臣笑的很平静:“这是简先生和小子共同探讨的一个结果,我认为很合理,当然,一些细节还要根据现状和地方情况做出调整,也要看朝中诸位阁老与陛下的意思。”
能够放出自己的将士,自己分化力量,周虎臣的举动足以用高风亮节来形容了。同时,他的建议可以有效防止兵归将有而产生出藩镇,利国利民,极其合理,朝中大臣和皇帝怎么会不同意。这种制度不但会改变旧的**军事制度,同时也会让国家财政减低压力,无疑是极其合理的一种军事改革。
“这件事老夫来起草,小虎你来附议怎么样?”张国维说话的声音都有些变了,变得极其激动。
张国维这不是在争功,因为他这个兵部尚书才是最合适的上书人选,最大的好处是可以极大降低文官阶层的阻力。名留史册是附加品,而一个彻底改变不合理的旧有军事制度的机会就在眼前,他怎么会不激动万分。
..(未完待续。。)
马惠的幸福在一家人来到徐州后不久结束了,因为也周虎臣要回京了。
河水已经封冻,运河是走不了了,周虎臣必须选择骑马或者坐轿,路途遥远,想要回京过年必须提前行动。眼看是腊月将近,在很多不舍中,周虎臣启程北归。
当周虎臣回到北都,郑森已经在入冬前在天津乘船回了福建。在离开前,郑森被封为靖海大将军,福建总兵官。而他老子郑芝龙的南安伯被加了一个世袭,仍旧是福建总镇,不过,福建总兵官被转移到了郑森身上,不得不说,这个变动充满周虎臣的影子。
黄得功也回到了北都,而王德用则是被安置在了辽地,闫丙泰则是进入了蒙古。对西北吐番等一带的藩属国,朝廷也派出了使者。西伯利亚也被安排了一个文官作为督军,让周虎臣意外的是,这个人竟然是副都御使卫景瑗。这位只知道默默做事的人竟然是自动请缨,西伯利亚苦寒,生活极其艰苦,来往一次需要近一年时间。卫景瑗无疑已经准备扎根在西伯利亚,让周虎臣不得不佩服他的勇气和敢于任事的执着。
由于季节问题,卫景瑗还要等到明春才会启程,为了西伯利亚的将来,周虎臣还特意上门拜访了一番卫景瑗。
回到京师的周虎臣仅仅上了一次朝,腊月休朝期到了。
要过年了,京师一片繁忙热闹景象。
其实,在京师过年的朝廷重臣是最清闲的一帮人,因为,这些顶级文臣几乎大部分是南方人。兵部尚书张国维不忙过年,因为老尚书的家在金华府东阳县,天寒地冻,还要在内廷值班,路途遥远。他回不去。母亲年迈,妻子和儿子要在膝前行孝,张国维身边没有亲人,很是寂寞。不过,今年还算不错,他的大公子张世凤带着妻子来到了京师相伴,也算是给了张国维一个不再寂寞的新年。
依旧是这座熟悉的院落,除了大门上提前挂起了喜庆的红灯笼,这座当朝重臣的尚书府邸在京师众多的豪宅前毫不起眼。
周虎臣下马,一名老门子看到周虎臣。他狠命的揉了揉眼睛。
没错,是京中虎周虎臣错不了,虽然留了胡须,也上了些年纪,但那身板和脸孔变化不大。
满头白发的老家人向前几步:“见过虎...侯爷。”
虎少两个字缩回去一个,变成了虎侯爷,这称呼用的,周虎臣笑脸相迎:“老伯,别来无恙?本帅记得我们还是本家。当年还在一起闲扯,怎么现在如此客套?难道老伯忘了以前的老交情。”
熟归熟,一个老下人和当今最显贵的侯爷论交,老人可不敢:“侯爷说笑了。我这老骨头还算结实,您这算是功成名就,小老儿给您见礼了!”
周虎臣哪能让他跪下去,一把抓住老人:“老伯不要客气。老大人在家吗?”
“老爷出去了,不过,长公子来了京师。正好在家,侯爷您稍等,我通知大少爷。”
“羽君兄来了京师,正好喝上几杯!”
兵部尚书的府邸当然不会只用一个花甲老人来看门,一名下人应声而去。
张国维一共有三个儿子,不过第三子在崇祯十五年早夭。大公子张世凤字羽君,在宁波府的一个县里任主薄,老二张世鹏则是在福建担任一个县的知县。张国维是一个极其自律的人,这两个儿子其实并没有得到多少照顾,完全是靠自己获得功名。尤其是这位长公子张世凤,由于屡次不中举,只能无奈的做了一名县衙的小吏,足以看出张国维的严以律己。
张世凤和周虎臣其实只见过一次见面,不过由于两家关系不错,也算的上是通家之好。
被张世凤恭敬的迎进府中,两人其实没什么可说的,张世凤是文化人,虽然周虎臣战功无可比拟,可周虎臣在读书人眼中就是大老粗一个,两人没有多少共同语言。
有一搭无一搭的闲扯中,张国维终于回来了。
“你这个驸马可是难得来我这里,来蹭饭还是请我去吃饭?还是来送礼?”进屋,张国维毫不了客气。
周虎臣更不客气:“我这人饭量大,不吃当朝大司马吃谁?礼物吗?忘带了!”
身份越高,人的接触面其实会变得越窄,被一大群人整日恭恭敬敬,到处是噤若寒蝉,很没意思。能够这样说话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周虎臣无疑是其中最毫无顾忌的一个,也是张国维最喜欢的一个。
这位白了头发的老尚书越来越精神,他想起当年那个横冲直撞的少年,想起他在自己面前死缠烂打的旧景,张国维感慨万千:“转眼几年,小虎已经有了这般成就,老夫今日就破费一下,请你吃一顿。”
“别人请我吃饭是他的荣幸,就是陛下那里的饭我都随便吃,不想吃转身就走,老大人您就荣幸吧!”
张国维就坐,这是大明军事最高长官的私下会面,周虎臣肯定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张世凤很有眼色,他借口让下人准备饭菜退了下去。
话入正题,张国维首先就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乌斯藏那里明春就要派出驻军,小虎可有合适人选?”
这明显是在向周虎臣要人,朝中的大佬们估计都有共识,把周虎臣手下有名的将领和强悍的士兵瓜分掉才是对他的保护,手中的力量太强对周虎臣不是好事。
周虎臣稍稍思索道:“吴云端吴将军正值当打之年,我看去乌斯藏不错,可以让他手下士兵融入一些其他军队,这样比较稳如。另外...我认为,这些各地军将的驻守应该采用轮换调防制度,依我看,五年时间一个轮换期很合适。”
答应的到是很痛快,但...周虎臣这好像是要彻底改变兵归将有的旧制。
张国维感慨无限,周虎臣再也不是那个跋扈无边的少年周虎臣了,他变了,变得更加具有政治智慧,完全是为了国家大局考虑。周虎臣现在把自己的身份充分利用了起来,这个时机可谓掌握的太好了。
没有容张国维回应,周虎臣果断抛出了自己更大的想法:“老大人,这个兵制也需要彻底改一改,应该取消地方卫所制度,我认为可以采用不完全性的募兵制度。国家保留一定数量的职业士兵,驻守各地的士兵采用民间以兵充役的制度,每户人家必须按照丁口服兵役,并给与多方面的优惠政策。服兵役要定出一个年限,比如三年,或者四年,之后,把最优秀的士兵留下来作为职业士兵,退役士兵可以获得一份退役证书,让他们成为预备役士兵,继续享受国家的一些福利和照顾。一旦国家有战事,这些士兵只要稍加训练就可以重新开赴战场,比那些刚刚招募的士兵要强上百倍。在边疆地区,可以征用一部少数民族士兵,给他们更大的优惠政策,这样边防会更稳固,少数民族和汉人生活在一起也会更加融洽...除了西伯利亚太过遥远,不适这个兵事制度...我们的军事制度还要使用彻底军事分开的方法...”
张国维半天没有说话,这战无不胜的周虎臣仅仅是一个驰骋疆场的大将军吗?不简单啊不简单!说的头头是道,一环套着一环,极是合理,一个彻底成长起来的周虎臣太惊人了。
“小虎...这是你自己的想法?”张国维狠狠的平复了一下自己的心,随之问道:
周虎臣笑的很平静:“这是简先生和小子共同探讨的一个结果,我认为很合理,当然,一些细节还要根据现状和地方情况做出调整,也要看朝中诸位阁老与陛下的意思。”
能够放出自己的将士,自己分化力量,周虎臣的举动足以用高风亮节来形容了。同时,他的建议可以有效防止兵归将有而产生出藩镇,利国利民,极其合理,朝中大臣和皇帝怎么会不同意。这种制度不但会改变旧的**军事制度,同时也会让国家财政减低压力,无疑是极其合理的一种军事改革。
“这件事老夫来起草,小虎你来附议怎么样?”张国维说话的声音都有些变了,变得极其激动。
张国维这不是在争功,因为他这个兵部尚书才是最合适的上书人选,最大的好处是可以极大降低文官阶层的阻力。名留史册是附加品,而一个彻底改变不合理的旧有军事制度的机会就在眼前,他怎么会不激动万分。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