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心结
网络小说网www.txtwl.com,最快更新《双生锦》最新章节!
热热闹闹的过了年,到了元宵节那日。
靖安公主命人挂起了各式各样的灯笼,将院子点缀得流光溢彩。请了众太妃和静了都到她的院子里来赏灯,在小厅里支起了一口大铜炉,咕嘟咕嘟的煮着鲜香四溢的汤锅。
汤锅经过她身边养着的厨娘调理,哪怕只是素汤,味道也鲜美至极。这里的食材比彗音在院子里煮的汤锅要丰富得多,除了冬日才有的白菜、萝卜等蔬菜,还有晒得透透的笋干、提前卤制好的豆腐、雪耳菌菇等等。
这些时日的相处下来,靖安公主和众太妃来往多了起来。毕竟都是从宫中出来的人,闲聊起来也有共同话题。
良辰、美景两名侍女站在众女身后,手持长长的银汤勺,带着小丫鬟给众人分汤。
靖安公主让方锦书挨着她坐着,言谈之间甚为亲昵。静和在对面将两人的互动看在眼底,眉眼仍是慵懒的笑意,眼眸中的欣喜却是实打实的存在。
静了一改之前的风格,面上挂着淡淡的笑意,举杯道:“靖安皇姑母,侄女多谢您前些日子的照顾。在这里没有别的东西,以茶代酒谢过,回京之后定上门拜谢。”
说罢,她以手遮口,将手中茶汤一饮而尽。
靖安公主挑了挑眉,道:“你想好了?”
静了既然要回京,那就是打定了要还俗的主意。她作为表姑母,既然听见了,怎么着也得照拂一二。
她点点头,道:“姑母训诫得是,我想过了,不能再这么虚度光阴下去。”
在她生病之时,靖安公主除了遣人照顾,还专程探望了一次。在探望中,对她这等自暴自弃的行为,颇为看不上眼,出言训诫了一通。
这时听见她这样说,靖安公主击掌道:“好!这才是我高芒公主。你年华正好,何必困于往事!回了京,有什么需要尽管来找我。”
静了垂眸掩住眼中的情绪起伏,低低应了,道:“思婕谢过皇姑母的恩典。”
靖安公主大笑起来,道:“痛快!只要你别像之前那般腻腻歪歪,在京里我还是能替你做主。”她极少做出这等承诺,若不是此时此地的特殊,她也不会关注到卫思婕这个晚辈身上。
听见静了要还俗,其他太妃也纷纷恭喜,有的说道:“公主这样的大好年华,京中子弟定然仰慕追随。”
还有的说:“公主回了京,可别忘记了我们。”
“我这里有些东西,要请公主帮忙,替我带给家人。”
静了含笑一一应下,从她的面容之上,已瞧不见之前的淡泊和倦色。取而代之的,是一个长袖善舞,不冷落任何人的女子。
方锦书却在心头叹了一口气。
在座的再没有谁,比她更懂得静了。她绝不是放下了仇恨,而是将心头恨意埋得更深。她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是什么促使她做出这样的决定?自己不得而知。
静了还俗回京,绝不只是为了重享世俗繁华。
可方锦书翻遍了记忆,也没有找到有关她的事情。难道,她回京之后,一直那么默默无闻?这岂不是和她的目的相悖。
小口小口的喝着汤,方锦书觉得这件事极为矛盾,又抓不住重点。索性将其抛诸脑后。
静了是成年人,也是先帝留下的血脉,她的命运就算自己想要关心,也使不上劲。往后若有机会,回报她这片慈爱之心便是。
待此间散了,已是月上中天。走出满院灯火,方锦书带着芳菲回到自己的房中。看着窗外满月洒下的银光,她在心中思念起家人来。
不知不觉,来到这里已经四个多月。此时的方家,父母兄姐又在做些什么?是否全家出游,正在赏玩灯会,还是在家中其乐融融地吃着元宵?
这样美好的夜里,方锦书却迟迟不能入眠。
她觉得自己好像真的成为了一名九岁的小姑娘,方家年纪最幼的嫡女。前世做了皇后之后的冷硬心肠、和杀伐果决,正在渐渐的离自己而去。
这让她的心头有些迷惘。
方家的温暖亲情,包裹着自己,让自己情不自禁的浸入其中。
到了这庵中,原本已经做好了艰苦磨砺的准备。因为静尘师太的多方照拂,得以快速的融入了这里的生活。
后来,又结识了寒汝嫣、静和、静了,如期接近了靖安公主。庵中的岁月,非但没有想象中那般难熬,反而收获满满。
前世修了几十年,才将心用硬壳武装起来,眼下竟然有缓慢软化的趋势。
芳菲早已熟睡,发出浅浅的呼吸声。
方锦书却在床上辗转反侧,心绪起伏不定。这些温暖,乃是她在前世渴求而不可得的。作为曹太后的一生,为自己而活的时光实在是不多。
在闺中时,她要为定国公府争光;出嫁后,她要站稳脚跟,为了家族维持着和庆隆帝的夫妻关系;进了宫,举目皆是敌人和立场暧昧之人,逼得她殚精竭虑步步为营……
此时回想她的前世,活得实在是太累,万事都要靠自己。若不奋力前行,后面就是万丈深渊。到了最后,她练就了一身铜皮铁骨,连心肠都竖起了尖刺。
眼下换了个身份,轻而易举的得到了关爱。这些温暖,软化着她心上的尖刺,剥落着她的硬壳。让她在满心幸福的同时,又无尽惶恐。
曾经赖以为生的武器,难道就要这样失去了吗?
心绪不宁之下,方锦书起身裹了一件厚实的外袍,轻轻打开房门,走了出去。
满月的清辉洒在院中,反射着树梢屋顶的积雪,营造出了一个银白色的世界。吸了一口寒冷的空气,方锦书觉得头脑瞬间清醒许多,压下了心头纷杂的念头。
她看着眼前的月色,摇头轻笑。
苦恼这样的问题,自己难道是太矫情吗?不过她更清楚,这样的心结若是不理个清楚,恐怕会影响到她日后的行事。
心结这样的东西,说来玄妙,却不能忽视。上辈子她见过很多人很多事,有些人明明可以过得很好,只是因为心术不正,最后下场凄凉。
不若,待静尘师太有了闲暇之时,找她讨教一二。师太佛法高深,或许有办法。
方锦书刚刚想出了解决办法,就在此时,她听到远处传来“啪”地一声轻响。就好像,有人不小心踩断了干枯的树枝。声音不大,但在这静谧的夜里,听起来十分清晰。
她心头一凛,这么晚了,众人皆已安歇,会是谁呢?
难道,庵里进了贼?
莫说外面大雪封了入山的道路,就说庵堂外面还有金吾卫守护,也不可能进来贼人。此时此地,怎会有毛贼光顾一个没什么油水的净衣庵。
电光火石之间,方锦书脑中突然闪过一丝模糊的记忆。
热热闹闹的过了年,到了元宵节那日。
靖安公主命人挂起了各式各样的灯笼,将院子点缀得流光溢彩。请了众太妃和静了都到她的院子里来赏灯,在小厅里支起了一口大铜炉,咕嘟咕嘟的煮着鲜香四溢的汤锅。
汤锅经过她身边养着的厨娘调理,哪怕只是素汤,味道也鲜美至极。这里的食材比彗音在院子里煮的汤锅要丰富得多,除了冬日才有的白菜、萝卜等蔬菜,还有晒得透透的笋干、提前卤制好的豆腐、雪耳菌菇等等。
这些时日的相处下来,靖安公主和众太妃来往多了起来。毕竟都是从宫中出来的人,闲聊起来也有共同话题。
良辰、美景两名侍女站在众女身后,手持长长的银汤勺,带着小丫鬟给众人分汤。
靖安公主让方锦书挨着她坐着,言谈之间甚为亲昵。静和在对面将两人的互动看在眼底,眉眼仍是慵懒的笑意,眼眸中的欣喜却是实打实的存在。
静了一改之前的风格,面上挂着淡淡的笑意,举杯道:“靖安皇姑母,侄女多谢您前些日子的照顾。在这里没有别的东西,以茶代酒谢过,回京之后定上门拜谢。”
说罢,她以手遮口,将手中茶汤一饮而尽。
靖安公主挑了挑眉,道:“你想好了?”
静了既然要回京,那就是打定了要还俗的主意。她作为表姑母,既然听见了,怎么着也得照拂一二。
她点点头,道:“姑母训诫得是,我想过了,不能再这么虚度光阴下去。”
在她生病之时,靖安公主除了遣人照顾,还专程探望了一次。在探望中,对她这等自暴自弃的行为,颇为看不上眼,出言训诫了一通。
这时听见她这样说,靖安公主击掌道:“好!这才是我高芒公主。你年华正好,何必困于往事!回了京,有什么需要尽管来找我。”
静了垂眸掩住眼中的情绪起伏,低低应了,道:“思婕谢过皇姑母的恩典。”
靖安公主大笑起来,道:“痛快!只要你别像之前那般腻腻歪歪,在京里我还是能替你做主。”她极少做出这等承诺,若不是此时此地的特殊,她也不会关注到卫思婕这个晚辈身上。
听见静了要还俗,其他太妃也纷纷恭喜,有的说道:“公主这样的大好年华,京中子弟定然仰慕追随。”
还有的说:“公主回了京,可别忘记了我们。”
“我这里有些东西,要请公主帮忙,替我带给家人。”
静了含笑一一应下,从她的面容之上,已瞧不见之前的淡泊和倦色。取而代之的,是一个长袖善舞,不冷落任何人的女子。
方锦书却在心头叹了一口气。
在座的再没有谁,比她更懂得静了。她绝不是放下了仇恨,而是将心头恨意埋得更深。她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是什么促使她做出这样的决定?自己不得而知。
静了还俗回京,绝不只是为了重享世俗繁华。
可方锦书翻遍了记忆,也没有找到有关她的事情。难道,她回京之后,一直那么默默无闻?这岂不是和她的目的相悖。
小口小口的喝着汤,方锦书觉得这件事极为矛盾,又抓不住重点。索性将其抛诸脑后。
静了是成年人,也是先帝留下的血脉,她的命运就算自己想要关心,也使不上劲。往后若有机会,回报她这片慈爱之心便是。
待此间散了,已是月上中天。走出满院灯火,方锦书带着芳菲回到自己的房中。看着窗外满月洒下的银光,她在心中思念起家人来。
不知不觉,来到这里已经四个多月。此时的方家,父母兄姐又在做些什么?是否全家出游,正在赏玩灯会,还是在家中其乐融融地吃着元宵?
这样美好的夜里,方锦书却迟迟不能入眠。
她觉得自己好像真的成为了一名九岁的小姑娘,方家年纪最幼的嫡女。前世做了皇后之后的冷硬心肠、和杀伐果决,正在渐渐的离自己而去。
这让她的心头有些迷惘。
方家的温暖亲情,包裹着自己,让自己情不自禁的浸入其中。
到了这庵中,原本已经做好了艰苦磨砺的准备。因为静尘师太的多方照拂,得以快速的融入了这里的生活。
后来,又结识了寒汝嫣、静和、静了,如期接近了靖安公主。庵中的岁月,非但没有想象中那般难熬,反而收获满满。
前世修了几十年,才将心用硬壳武装起来,眼下竟然有缓慢软化的趋势。
芳菲早已熟睡,发出浅浅的呼吸声。
方锦书却在床上辗转反侧,心绪起伏不定。这些温暖,乃是她在前世渴求而不可得的。作为曹太后的一生,为自己而活的时光实在是不多。
在闺中时,她要为定国公府争光;出嫁后,她要站稳脚跟,为了家族维持着和庆隆帝的夫妻关系;进了宫,举目皆是敌人和立场暧昧之人,逼得她殚精竭虑步步为营……
此时回想她的前世,活得实在是太累,万事都要靠自己。若不奋力前行,后面就是万丈深渊。到了最后,她练就了一身铜皮铁骨,连心肠都竖起了尖刺。
眼下换了个身份,轻而易举的得到了关爱。这些温暖,软化着她心上的尖刺,剥落着她的硬壳。让她在满心幸福的同时,又无尽惶恐。
曾经赖以为生的武器,难道就要这样失去了吗?
心绪不宁之下,方锦书起身裹了一件厚实的外袍,轻轻打开房门,走了出去。
满月的清辉洒在院中,反射着树梢屋顶的积雪,营造出了一个银白色的世界。吸了一口寒冷的空气,方锦书觉得头脑瞬间清醒许多,压下了心头纷杂的念头。
她看着眼前的月色,摇头轻笑。
苦恼这样的问题,自己难道是太矫情吗?不过她更清楚,这样的心结若是不理个清楚,恐怕会影响到她日后的行事。
心结这样的东西,说来玄妙,却不能忽视。上辈子她见过很多人很多事,有些人明明可以过得很好,只是因为心术不正,最后下场凄凉。
不若,待静尘师太有了闲暇之时,找她讨教一二。师太佛法高深,或许有办法。
方锦书刚刚想出了解决办法,就在此时,她听到远处传来“啪”地一声轻响。就好像,有人不小心踩断了干枯的树枝。声音不大,但在这静谧的夜里,听起来十分清晰。
她心头一凛,这么晚了,众人皆已安歇,会是谁呢?
难道,庵里进了贼?
莫说外面大雪封了入山的道路,就说庵堂外面还有金吾卫守护,也不可能进来贼人。此时此地,怎会有毛贼光顾一个没什么油水的净衣庵。
电光火石之间,方锦书脑中突然闪过一丝模糊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