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第 10 章
网络小说网www.txtwl.com,最快更新《扛着杀猪刀去科举》最新章节!
“你小小年纪,怎么对这些东西感兴趣呢?”张秀才有些不解。
“没什么,就是有些好奇罢了。”牛牧之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无妨,多知道些东西总是好的,”张秀才安抚他道,“昔日唐太宗有云: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这些东西虽然科举考试不考,但是对于个人素养的提升,是很有裨益的。”
“你可不知道,如今世上有一种人,除了科举考试要考的内容外,其余的东西一概不看,就这样的人,竟也能得好名次!”张秀才语气中满是不屑。
牛牧之想了想,好像也是如此,他记得《儒林外史》中,有一个小插曲,范进当了山东学道后,门人讲了一个学差不识苏轼的故事,没想到这范进自己也不认识,场面一度十分尴尬。
科举考试,恐怕在更多人的眼中,不过是一块为官做宰的敲门砖罢了,就连他自己,也怀抱着类似的想法。
张秀才见牛牧之沉默不语,又提醒他道:“你可不要做了那等人,真真是让人笑话!”
“学生铭记于心!”牛牧之连忙答道。
“嗯!”张秀才点点头,也不再多言语,在那里自捧着书看。
牛牧之也默默地拿着书看,心却跑到了张秀才刚才说的事情上去,现在的读书人当真都这么疯狂吗?原以为是后世妖魔化了科举,毕竟,它也是有其积极作用的,至少,给了底层的人一个上升通道,否则,他牛牧之可能就真的要去杀猪了……
但是,张秀才所说的,总不可能是在坑他吧……一想到那些被科举考试扁平化了的人,他的心里就忍不住打了个寒战。
好在,没多久,他娘就来接他回去了。张秀才把他送到门口,牛李氏有些紧张地问道:“这孩子,没给您添麻烦吧!若是他有什么做的不好,您就……”后面那半句“只管打他手心”却怎么也说不出口了。
好在,张秀才也没想着要她说出口,他笑着道:“这孩子很有悟性,李大姐,你是个有福气的,盼了这么多年,终于盼来了个好儿子。”
他们二人的父亲关系亲密,所以对方家里的事情多少也知道一些,牛李氏这么多年才盼来一个儿子,自然不会不知晓。
牛李氏听得他如此说,立马就喜笑颜开:“那就借您的吉祥话了!我先带着孩子回去,下午再把孩子送回来。”
“慢走。”张秀才答道。
牛李氏带着牛牧之回家,整个人都喜气洋洋的,瞧着这个儿子,是怎么瞧,怎么爱。牛牧之被她看得心里有点发毛,不由得加快了脚步,连方才烦恼的事情也暂时忘记了。
回到家中,众人都围上来问这问那,饭菜也早早地都准备好了,就等着牛牧之呢!
牛牧之被他们问的不好意思,没有答复,只管上桌去吃饭,大丫怕弟弟年纪小,不好加菜什么的,便也跟了他过去在旁边帮他夹个菜什么的。
牛牧之很想拒绝,但是他一想到上次拒绝的后果,还是乖乖地同意了。一旁的牛二河看见儿子不答话,急的抓耳挠腮:“这有什么不好说的,扭扭捏捏的,不像个小子,倒像个丫头了。”
牛牧之听见他这句话,拿着筷子的手一顿,心里一颤:糟糕!但这失态也只是一瞬,他立马明白过来这不过是他爹说的玩笑话罢了,是他自己太过敏感。果不其然,他娘立马反驳道:“说什么呢!我好好的儿子,怎么就被你说成了丫头?!”
她看着牛牧之笑道:“今天早上,张秀才夸我儿子有悟性呢!前些日子,你不是说,吴秀才也说过差不多的话吗?这一个两个都这么说,肯定差不了!”
其他人听见牛李氏这么说,也都对牛牧之报以了热烈的目光,大丫手上夹菜的动作也越发快了,牛牧之感受着他们的目光,心里一紧张,差点就噎到了。
“爹娘,大姐、二姐、三姐,我吃完了,你们继续吃。”牛牧之扒拉了大半碗饭,便放下了碗筷,逃离这群“可怕”的人。
“唉,你还没吃几口呢,怎么就吃完了?”牛李氏急道。
“下午还要去呢,我先去睡个觉,休息一下。”牛牧之边跑边说。
“那你也走慢点儿,当心摔着!”牛李氏在后头嘱咐道。
牛牧之回到自己的小屋里,脱了衣服,除了鞋袜,爬上床准备睡觉。但是,他却怎么也睡不着了。刚才张秀才和他说的话,又在他的脑海中回响。
一想到自己将来可能会跟那些人一样,他就充满了恐惧,一想到自己将来可能就要跟那些伪君子、假道学称兄道弟,他就从心里犯恶心。
但是,现在的他又能有什么办法呢?
在这个延续了上千年的科举制度面前,他甚至连个蝼蚁都算不上,难道还试图去撼动它吗?
既来之,则安之,自己会如何,完全是由自己掌控的。想要不做禄蠹,更应该博览群书,努力使自己的知识水平更丰富,不一味只读科举书目;而和何人交往,更是有他自己所控了,他又不想要封侯拜相,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业,用不着去结交那些人,只要乖乖地守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也便够了。
想通了之后,牛牧之整个人都变得轻松了许多,精神放松之后,倦意也便渐渐地出现了,迷迷糊糊的,他也就这样睡了过去。
后来,他还是被牛李氏叫醒的。牛李氏早早地便帮他把东西准备好了,还怕他中午没吃饱,放书的篮子里还放了好几块点心,以防他到时肚子饿了,也好拿来充饥。
“来,喝些热水,免得嘴里不舒服,顺便也好提提神。”牛李氏将一杯白开水递给了牛牧之,牛牧之顺从地喝下,果然感觉整个人都好了很多。
“还要不要再吃些点心?”牛李氏将篮子里的点心拿出来,问他道。
牛牧之看了看,觉得自己也不是很饿,摇了摇头:“娘,现在是什么时辰了?可不要迟到了!”
“还能再歇一会儿呢,我算好了时间的,我儿不必担心。”牛李氏一脸慈爱地看着牛牧之。
牛牧之点了点头,笑着向他娘道了声谢,牛李氏面上的笑容越发灿烂。
下午仍是牛李氏带牛牧之去张秀才家,而张秀才下午也没有教牛牧之新的东西。他又再次检查了牛牧之上午所学的内容,没有问题之后,再开始教他写字。
这些东西牛牧之都是自带的,因为是第一次,张秀才就从篮子里拿出了砚台,加了些水,开始研磨。牛牧之在一旁仔细观察张秀才研磨的方法,默记于心,张秀才见状,心里也很是满意,特意换了个姿势,好让他看的更加清楚。
张秀才先让他自己写了一遍,牛牧之便向上次一样,装作完全不会的样子用手握着笔就开始写。张秀才见他连提笔也还不会,便握住他的手,教他正确的提笔姿势。
张秀才握着他的手,让他放松,然后带着他的手在纸上写了起来,让牛牧之感受自己行笔的感觉,这样写了几个字后,才放开了手。
“你可感受到了行笔间的感觉?”张秀才问道。
牛牧之刚才被张秀才握着手写字,果然感觉到了不一样。上一世,他也会写毛笔字,但那是在学习了十几年硬笔字之后,上了大学后才开始学的,和张秀才这种自小就用毛笔写字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
用笔的轻重、笔画的走势,对于以前只是自己摸索的牛牧之来说,可谓是打开了新天地。
“先生,还请先生再带我来几遍!”牛牧之还想再感受一下刚才的感觉。
张秀才也没要他一下子就能理解,成人都做不了的事情,他还是不会为难一个孩子的。他带着牛牧之又写了好几遍,让牛牧之自己感受。
“你现在年纪小,手上也没有什么力气,我也不指望你能写出多好的字来,但是,写字的这种这种感觉,我希望你能够有所明白。”张秀才语重心长道。
“等日后,你的感觉有了,年纪也大了些,便去模仿名家的字帖,这样,你的字也不会太差。”张秀才又道,“现在考场上因为种种缘故,大家多习惯用馆阁体,千篇一律的,都看不出原来的样子了。但是我觉得,字如其人,我还是希望你的字能够显现出你的个性来。”
牛牧之听到他这番话,看着他那副认真的神情,郑重地点了点头。
接下来,张秀才就带着牛牧之写字,偶尔会让他自己试一下,再纠正一些他的错误,整个氛围宁静安详。就在这样的氛围中,下午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待到二人反应过来,却是牛李氏来找牛牧之了。
晚上上床睡觉的时候,牛牧之还在想着白天张秀才对他说的话。或许,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即使不能做到“出淤泥而不染”,也要能够保持住自己的底线,免得在这潮流中失去了自我。
“你小小年纪,怎么对这些东西感兴趣呢?”张秀才有些不解。
“没什么,就是有些好奇罢了。”牛牧之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无妨,多知道些东西总是好的,”张秀才安抚他道,“昔日唐太宗有云: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这些东西虽然科举考试不考,但是对于个人素养的提升,是很有裨益的。”
“你可不知道,如今世上有一种人,除了科举考试要考的内容外,其余的东西一概不看,就这样的人,竟也能得好名次!”张秀才语气中满是不屑。
牛牧之想了想,好像也是如此,他记得《儒林外史》中,有一个小插曲,范进当了山东学道后,门人讲了一个学差不识苏轼的故事,没想到这范进自己也不认识,场面一度十分尴尬。
科举考试,恐怕在更多人的眼中,不过是一块为官做宰的敲门砖罢了,就连他自己,也怀抱着类似的想法。
张秀才见牛牧之沉默不语,又提醒他道:“你可不要做了那等人,真真是让人笑话!”
“学生铭记于心!”牛牧之连忙答道。
“嗯!”张秀才点点头,也不再多言语,在那里自捧着书看。
牛牧之也默默地拿着书看,心却跑到了张秀才刚才说的事情上去,现在的读书人当真都这么疯狂吗?原以为是后世妖魔化了科举,毕竟,它也是有其积极作用的,至少,给了底层的人一个上升通道,否则,他牛牧之可能就真的要去杀猪了……
但是,张秀才所说的,总不可能是在坑他吧……一想到那些被科举考试扁平化了的人,他的心里就忍不住打了个寒战。
好在,没多久,他娘就来接他回去了。张秀才把他送到门口,牛李氏有些紧张地问道:“这孩子,没给您添麻烦吧!若是他有什么做的不好,您就……”后面那半句“只管打他手心”却怎么也说不出口了。
好在,张秀才也没想着要她说出口,他笑着道:“这孩子很有悟性,李大姐,你是个有福气的,盼了这么多年,终于盼来了个好儿子。”
他们二人的父亲关系亲密,所以对方家里的事情多少也知道一些,牛李氏这么多年才盼来一个儿子,自然不会不知晓。
牛李氏听得他如此说,立马就喜笑颜开:“那就借您的吉祥话了!我先带着孩子回去,下午再把孩子送回来。”
“慢走。”张秀才答道。
牛李氏带着牛牧之回家,整个人都喜气洋洋的,瞧着这个儿子,是怎么瞧,怎么爱。牛牧之被她看得心里有点发毛,不由得加快了脚步,连方才烦恼的事情也暂时忘记了。
回到家中,众人都围上来问这问那,饭菜也早早地都准备好了,就等着牛牧之呢!
牛牧之被他们问的不好意思,没有答复,只管上桌去吃饭,大丫怕弟弟年纪小,不好加菜什么的,便也跟了他过去在旁边帮他夹个菜什么的。
牛牧之很想拒绝,但是他一想到上次拒绝的后果,还是乖乖地同意了。一旁的牛二河看见儿子不答话,急的抓耳挠腮:“这有什么不好说的,扭扭捏捏的,不像个小子,倒像个丫头了。”
牛牧之听见他这句话,拿着筷子的手一顿,心里一颤:糟糕!但这失态也只是一瞬,他立马明白过来这不过是他爹说的玩笑话罢了,是他自己太过敏感。果不其然,他娘立马反驳道:“说什么呢!我好好的儿子,怎么就被你说成了丫头?!”
她看着牛牧之笑道:“今天早上,张秀才夸我儿子有悟性呢!前些日子,你不是说,吴秀才也说过差不多的话吗?这一个两个都这么说,肯定差不了!”
其他人听见牛李氏这么说,也都对牛牧之报以了热烈的目光,大丫手上夹菜的动作也越发快了,牛牧之感受着他们的目光,心里一紧张,差点就噎到了。
“爹娘,大姐、二姐、三姐,我吃完了,你们继续吃。”牛牧之扒拉了大半碗饭,便放下了碗筷,逃离这群“可怕”的人。
“唉,你还没吃几口呢,怎么就吃完了?”牛李氏急道。
“下午还要去呢,我先去睡个觉,休息一下。”牛牧之边跑边说。
“那你也走慢点儿,当心摔着!”牛李氏在后头嘱咐道。
牛牧之回到自己的小屋里,脱了衣服,除了鞋袜,爬上床准备睡觉。但是,他却怎么也睡不着了。刚才张秀才和他说的话,又在他的脑海中回响。
一想到自己将来可能会跟那些人一样,他就充满了恐惧,一想到自己将来可能就要跟那些伪君子、假道学称兄道弟,他就从心里犯恶心。
但是,现在的他又能有什么办法呢?
在这个延续了上千年的科举制度面前,他甚至连个蝼蚁都算不上,难道还试图去撼动它吗?
既来之,则安之,自己会如何,完全是由自己掌控的。想要不做禄蠹,更应该博览群书,努力使自己的知识水平更丰富,不一味只读科举书目;而和何人交往,更是有他自己所控了,他又不想要封侯拜相,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业,用不着去结交那些人,只要乖乖地守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也便够了。
想通了之后,牛牧之整个人都变得轻松了许多,精神放松之后,倦意也便渐渐地出现了,迷迷糊糊的,他也就这样睡了过去。
后来,他还是被牛李氏叫醒的。牛李氏早早地便帮他把东西准备好了,还怕他中午没吃饱,放书的篮子里还放了好几块点心,以防他到时肚子饿了,也好拿来充饥。
“来,喝些热水,免得嘴里不舒服,顺便也好提提神。”牛李氏将一杯白开水递给了牛牧之,牛牧之顺从地喝下,果然感觉整个人都好了很多。
“还要不要再吃些点心?”牛李氏将篮子里的点心拿出来,问他道。
牛牧之看了看,觉得自己也不是很饿,摇了摇头:“娘,现在是什么时辰了?可不要迟到了!”
“还能再歇一会儿呢,我算好了时间的,我儿不必担心。”牛李氏一脸慈爱地看着牛牧之。
牛牧之点了点头,笑着向他娘道了声谢,牛李氏面上的笑容越发灿烂。
下午仍是牛李氏带牛牧之去张秀才家,而张秀才下午也没有教牛牧之新的东西。他又再次检查了牛牧之上午所学的内容,没有问题之后,再开始教他写字。
这些东西牛牧之都是自带的,因为是第一次,张秀才就从篮子里拿出了砚台,加了些水,开始研磨。牛牧之在一旁仔细观察张秀才研磨的方法,默记于心,张秀才见状,心里也很是满意,特意换了个姿势,好让他看的更加清楚。
张秀才先让他自己写了一遍,牛牧之便向上次一样,装作完全不会的样子用手握着笔就开始写。张秀才见他连提笔也还不会,便握住他的手,教他正确的提笔姿势。
张秀才握着他的手,让他放松,然后带着他的手在纸上写了起来,让牛牧之感受自己行笔的感觉,这样写了几个字后,才放开了手。
“你可感受到了行笔间的感觉?”张秀才问道。
牛牧之刚才被张秀才握着手写字,果然感觉到了不一样。上一世,他也会写毛笔字,但那是在学习了十几年硬笔字之后,上了大学后才开始学的,和张秀才这种自小就用毛笔写字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
用笔的轻重、笔画的走势,对于以前只是自己摸索的牛牧之来说,可谓是打开了新天地。
“先生,还请先生再带我来几遍!”牛牧之还想再感受一下刚才的感觉。
张秀才也没要他一下子就能理解,成人都做不了的事情,他还是不会为难一个孩子的。他带着牛牧之又写了好几遍,让牛牧之自己感受。
“你现在年纪小,手上也没有什么力气,我也不指望你能写出多好的字来,但是,写字的这种这种感觉,我希望你能够有所明白。”张秀才语重心长道。
“等日后,你的感觉有了,年纪也大了些,便去模仿名家的字帖,这样,你的字也不会太差。”张秀才又道,“现在考场上因为种种缘故,大家多习惯用馆阁体,千篇一律的,都看不出原来的样子了。但是我觉得,字如其人,我还是希望你的字能够显现出你的个性来。”
牛牧之听到他这番话,看着他那副认真的神情,郑重地点了点头。
接下来,张秀才就带着牛牧之写字,偶尔会让他自己试一下,再纠正一些他的错误,整个氛围宁静安详。就在这样的氛围中,下午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待到二人反应过来,却是牛李氏来找牛牧之了。
晚上上床睡觉的时候,牛牧之还在想着白天张秀才对他说的话。或许,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即使不能做到“出淤泥而不染”,也要能够保持住自己的底线,免得在这潮流中失去了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