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心结
网络小说网www.txtwl.com,最快更新《我的八零年代》最新章节!
关晓军对于自己的这个三老爷爷三老奶奶的印象极为深刻,三老爷爷的心肠其实还行,主要是还是三老奶奶的为人太过恶毒。
关晓军一直活到后世四十多岁了,都不明白自家这个三老奶奶这么恶毒的性子,到底对她有什么好处。
她饿死了自己的二爷爷,那是因为孩子不是她的,她自然不心疼,可是她因为自己绝户的原因,特意领养的一个女儿,竟然也不给吃饱饭。
到最后把这个要来的女儿也给饿跑了。
这种行为就让人难以理解了,只能解释成为天生恶毒。
多年以后,她的养女来关宏达家里做客,说起小时候的事情,还是忍不住掉泪,可见这三奶奶到底有多可恶。
相比三奶奶,三爷其实为人还不错,只不过胆子小,在家里做不了主,对于三奶奶做的事情,只能睁一眼闭一眼,假装看不见。
这个三老爷爷名叫关福亮,肯吃苦,肯出力,肯干活,虽然他是一个小地主,但却从小到大都没有吃过好东西,一颗麦子,一粒米都舍不得丢。
拉屎拉出个豆,他都要洗洗再吃一次。
他一辈子省吃俭用,最大的愿望就是用粮食多换几亩地。
他一开始家里也不富裕,后来的田地,无论是宅基地还是庄稼地,都是他用半袋子小米或者几升绿豆从揭不开锅的贫困户家里换来的。
关晓军曾见过他家里的一盒子文书,一沓的绵纸上写的都是当初以粮食换地的契约,比如三十斤小麦,换了六分宅基地,比如三升小米,换了一亩庄稼地,文书上基本上没有签字,都是摁的手印,血一般红。
这些文书契约装满了一个长长的灰黄色的小盒子,见证了当初的一段残酷艰辛的历史。
这些文书都被药水泡过,老鼠蛇虫不会毁坏,一直到了几十年后,还保存在关晓军家里。
这位三爷,辛苦了一辈子,到最后却落得个无儿无女,好不容易节省出来的一百多亩田地,解放后却又成了别人的了,人财两空,死的时候双手攥空拳。
但他活着的时候,一村人都说他精明。
解放前,他在家里特意辟出两亩地种大烟,刮出烟膏后,扛着去县城里卖,赚了不少钱,但他自己是坚决不碰这东西的。
按说到了他这一步,吃点好的喝点好的,是理所应当的一件事,但他几乎从未在县城里吃过东西,每次去县城卖大烟,都是自己拿着窝窝头,路上啃干饼子,喝凉水。
后来有一次突然败家了一次,在城里喝了一碗鸡汤馄饨,这成了他一生吹嘘的资本,跟人聊天的时候,经常说一句话,“你知道不?那县城的馄饨,吃着真香啊,旁边锅里还炖着一只老母鸡呢!”
对他来说,吃馄饨已经是最为值得回味的一件事了。
按说就这么一个普普通通的旧时代的老农民,不应该会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可就是他,非但饿死了光宏达的二弟,而且在灾荒年以粮食换回了很多人家的田地与宅基地。
这里面固然有他老婆的原因,但他毕竟也脱不了干系。
如果关晓军处在关云山如今的这个年龄,肯定也不乐意踩老老爷爷家里的门,两家这么大的仇恨,别说踩门了,不落井下石都是好的。
但人生中有些事情并不是靠冲动义愤就能处理好的,其中必然会夹杂着妥协与无奈。
就像如今自己这三老爷爷夫妻两个老绝户,无儿无女,一旦有病有灾的,村里肯定有人要管,而关宏达是村支书,又是他们夫妻俩的亲侄子,这件事最后还得落到关宏达身上。
无论是出于道义还是村规民俗,或者是碍于闲言碎语,只要这夫妻俩不是横死屋内,照顾他们两个的担子只能关宏达来抗。
除非关宏达把他们俩弄死,否则他就得管他们!
况且这件事如果不管的话,这也是关宏达人生中的污点,若是眼睁睁看着两人病饿而死,他关宏达与当初狠心的三婶子有什么区别?
这要是传出去,光宏达连自己的三叔三婶子饿死都不管,乡民会怎么说?多年的名声将会毁于一旦。
至于说三爷以前对他多么不好,饿死了他的二弟等等事情,但人性本恶,谁管你以前的事情?
人家就只会拿你现在的举动说事。
有时候道德大棒与血缘亲情,非但不是维持人际关系的纽带,反倒成了束缚。
再说如今关家日子这么红火,暗地里不知有多少人在盯着呢,关宏达稍微犯点道德上的小瑕疵,在外界就会被添油加醋,被说成了大问题。
关晓军小时候还觉得自家爷爷迂腐,在处理这件事上成了一个烂好人,与他往日的行事方式不符。
直到后来长大之后,他才知道了关宏达的难处。
无论是从人情道义还是血缘亲情,此时的关宏达还真得非管不可。
真要是让他们臭在家里了,丢人的还是他这个侄子。
关宏达再恶心,再不情愿,这副担子也必须要挑起来!
所以与其这样,倒不如放开胸怀,把往日恩仇一笔勾销,帮他们养老送终就是,反正他老关家也不缺这几口饭。
但此时的关云山却不理解光宏达,见关宏达要自己给三爷拜年,当下梗着脖子道:“我不去!去他家干什么?凭啥给他们磕头?咱给他是一家人,人家跟咱们是一家人吗?”
无论关宏达再怎么劝,关云山只是不听,后来干脆走出家门,去给村里别的长辈拜年去了。
关宏达呆呆站在院子里,心潮起伏,往日受苦的情形在脑海中电影般迅速浮现,酸甜苦辣咸,百般滋味,万般苦楚,尽数涌上心头。
这三叔家的门,他是绝不会主动踏进一步的,可又不能不管他们,但关云山不去,这个态度就无法传递过去,两家这个结就无法打开。
卢新娥与王欣凤见他脸色阴沉,都吓了一跳,连说话的声音都小了起来。
“爷爷,我跟姐姐去吧!”
关晓军拉着关阳的手,对院子里沉思的关宏达道:“上次,三老爷爷还给过我两毛钱呢!”
关宏达从回忆中惊醒,低头道:“好孩子,磕头后,就对他们说,爷爷请他们上午来吃一顿团圆饭!”
关晓军点头道:“我知道了!”
关宏达道:“快去快回!”
关福亮家就在关宏达院子后面,是非常大的一处宅院,占地足有两亩多,仅次于关自在的大院子。
但如今这个大院子里却是冷冷清清,大过年的,却没有人去上门磕头。
虽然大门口也点燃了两根红烛,但烛光在风中摇晃的有气无力,透着那么一股子日薄西山的味道。
关阳与关晓军走过大门,来到院子里,踩在芝麻杆上的沙沙声惊动了院子里的大黄狗,狗叫声又惊动了屋里的人。
“谁呀?”
苍老的声音响起,一位老人拄着拐棍,从堂屋里缓缓走出,眼睛茫然四顾,“是谁啊?”
这个老人正是关福亮。
关晓军脆生生道:“老爷爷,我是小军。”
关阳道:“我是阳阳!”
姐弟两人一起道:“我们给您拜年来啦!”
两人小跑着到了关福亮身前,跪在地上一连磕了仨头,“祝老爷爷长命百岁,多福多寿!”
关福亮身子一震,“阳阳,小军?”
他身子摇晃了一下,差点摔倒,急忙将两人扶起来,“快,快进屋!屋里有糖,有瓜子,有山药豆,有……”
他说着说着,声音忽然就哽咽起来,拉着两人的手颤颤巍巍的向堂屋走去,他浑身都在轻微颤抖,显然激动之极,边走边喊,“老婆子,你看谁来啦?你看谁来啦?阳阳和小军给咱们拜年来啦!”
在堂屋的灯光照耀下,关晓军看到自己这位三老爷爷老泪纵横,边走边掉泪,眼泪在他脸上深深的沟壑里汇集而下,流到山羊胡上,随后又滴在了地上。
屋里传来一声响,似乎是什么东西倒地的声音,随后一名头戴老式黑帽,身子瘦小的小脚老太婆从门口跌跌撞撞的跑了出来,因为跑的太急,脚下一滑,坐在了地上。
她慌忙挣扎站起,待看清楚走来的关阳姐弟俩时,呆了片刻之后,忽然嚎啕大哭。
ps:大家写别急着骂,可能这件事有点圣母,但这是真事儿。
有时候有些家族的事情真的很难处理,嘴里说,谁都会,真要到你自己身上,那就可能是另一个做法了。
关晓军对于自己的这个三老爷爷三老奶奶的印象极为深刻,三老爷爷的心肠其实还行,主要是还是三老奶奶的为人太过恶毒。
关晓军一直活到后世四十多岁了,都不明白自家这个三老奶奶这么恶毒的性子,到底对她有什么好处。
她饿死了自己的二爷爷,那是因为孩子不是她的,她自然不心疼,可是她因为自己绝户的原因,特意领养的一个女儿,竟然也不给吃饱饭。
到最后把这个要来的女儿也给饿跑了。
这种行为就让人难以理解了,只能解释成为天生恶毒。
多年以后,她的养女来关宏达家里做客,说起小时候的事情,还是忍不住掉泪,可见这三奶奶到底有多可恶。
相比三奶奶,三爷其实为人还不错,只不过胆子小,在家里做不了主,对于三奶奶做的事情,只能睁一眼闭一眼,假装看不见。
这个三老爷爷名叫关福亮,肯吃苦,肯出力,肯干活,虽然他是一个小地主,但却从小到大都没有吃过好东西,一颗麦子,一粒米都舍不得丢。
拉屎拉出个豆,他都要洗洗再吃一次。
他一辈子省吃俭用,最大的愿望就是用粮食多换几亩地。
他一开始家里也不富裕,后来的田地,无论是宅基地还是庄稼地,都是他用半袋子小米或者几升绿豆从揭不开锅的贫困户家里换来的。
关晓军曾见过他家里的一盒子文书,一沓的绵纸上写的都是当初以粮食换地的契约,比如三十斤小麦,换了六分宅基地,比如三升小米,换了一亩庄稼地,文书上基本上没有签字,都是摁的手印,血一般红。
这些文书契约装满了一个长长的灰黄色的小盒子,见证了当初的一段残酷艰辛的历史。
这些文书都被药水泡过,老鼠蛇虫不会毁坏,一直到了几十年后,还保存在关晓军家里。
这位三爷,辛苦了一辈子,到最后却落得个无儿无女,好不容易节省出来的一百多亩田地,解放后却又成了别人的了,人财两空,死的时候双手攥空拳。
但他活着的时候,一村人都说他精明。
解放前,他在家里特意辟出两亩地种大烟,刮出烟膏后,扛着去县城里卖,赚了不少钱,但他自己是坚决不碰这东西的。
按说到了他这一步,吃点好的喝点好的,是理所应当的一件事,但他几乎从未在县城里吃过东西,每次去县城卖大烟,都是自己拿着窝窝头,路上啃干饼子,喝凉水。
后来有一次突然败家了一次,在城里喝了一碗鸡汤馄饨,这成了他一生吹嘘的资本,跟人聊天的时候,经常说一句话,“你知道不?那县城的馄饨,吃着真香啊,旁边锅里还炖着一只老母鸡呢!”
对他来说,吃馄饨已经是最为值得回味的一件事了。
按说就这么一个普普通通的旧时代的老农民,不应该会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可就是他,非但饿死了光宏达的二弟,而且在灾荒年以粮食换回了很多人家的田地与宅基地。
这里面固然有他老婆的原因,但他毕竟也脱不了干系。
如果关晓军处在关云山如今的这个年龄,肯定也不乐意踩老老爷爷家里的门,两家这么大的仇恨,别说踩门了,不落井下石都是好的。
但人生中有些事情并不是靠冲动义愤就能处理好的,其中必然会夹杂着妥协与无奈。
就像如今自己这三老爷爷夫妻两个老绝户,无儿无女,一旦有病有灾的,村里肯定有人要管,而关宏达是村支书,又是他们夫妻俩的亲侄子,这件事最后还得落到关宏达身上。
无论是出于道义还是村规民俗,或者是碍于闲言碎语,只要这夫妻俩不是横死屋内,照顾他们两个的担子只能关宏达来抗。
除非关宏达把他们俩弄死,否则他就得管他们!
况且这件事如果不管的话,这也是关宏达人生中的污点,若是眼睁睁看着两人病饿而死,他关宏达与当初狠心的三婶子有什么区别?
这要是传出去,光宏达连自己的三叔三婶子饿死都不管,乡民会怎么说?多年的名声将会毁于一旦。
至于说三爷以前对他多么不好,饿死了他的二弟等等事情,但人性本恶,谁管你以前的事情?
人家就只会拿你现在的举动说事。
有时候道德大棒与血缘亲情,非但不是维持人际关系的纽带,反倒成了束缚。
再说如今关家日子这么红火,暗地里不知有多少人在盯着呢,关宏达稍微犯点道德上的小瑕疵,在外界就会被添油加醋,被说成了大问题。
关晓军小时候还觉得自家爷爷迂腐,在处理这件事上成了一个烂好人,与他往日的行事方式不符。
直到后来长大之后,他才知道了关宏达的难处。
无论是从人情道义还是血缘亲情,此时的关宏达还真得非管不可。
真要是让他们臭在家里了,丢人的还是他这个侄子。
关宏达再恶心,再不情愿,这副担子也必须要挑起来!
所以与其这样,倒不如放开胸怀,把往日恩仇一笔勾销,帮他们养老送终就是,反正他老关家也不缺这几口饭。
但此时的关云山却不理解光宏达,见关宏达要自己给三爷拜年,当下梗着脖子道:“我不去!去他家干什么?凭啥给他们磕头?咱给他是一家人,人家跟咱们是一家人吗?”
无论关宏达再怎么劝,关云山只是不听,后来干脆走出家门,去给村里别的长辈拜年去了。
关宏达呆呆站在院子里,心潮起伏,往日受苦的情形在脑海中电影般迅速浮现,酸甜苦辣咸,百般滋味,万般苦楚,尽数涌上心头。
这三叔家的门,他是绝不会主动踏进一步的,可又不能不管他们,但关云山不去,这个态度就无法传递过去,两家这个结就无法打开。
卢新娥与王欣凤见他脸色阴沉,都吓了一跳,连说话的声音都小了起来。
“爷爷,我跟姐姐去吧!”
关晓军拉着关阳的手,对院子里沉思的关宏达道:“上次,三老爷爷还给过我两毛钱呢!”
关宏达从回忆中惊醒,低头道:“好孩子,磕头后,就对他们说,爷爷请他们上午来吃一顿团圆饭!”
关晓军点头道:“我知道了!”
关宏达道:“快去快回!”
关福亮家就在关宏达院子后面,是非常大的一处宅院,占地足有两亩多,仅次于关自在的大院子。
但如今这个大院子里却是冷冷清清,大过年的,却没有人去上门磕头。
虽然大门口也点燃了两根红烛,但烛光在风中摇晃的有气无力,透着那么一股子日薄西山的味道。
关阳与关晓军走过大门,来到院子里,踩在芝麻杆上的沙沙声惊动了院子里的大黄狗,狗叫声又惊动了屋里的人。
“谁呀?”
苍老的声音响起,一位老人拄着拐棍,从堂屋里缓缓走出,眼睛茫然四顾,“是谁啊?”
这个老人正是关福亮。
关晓军脆生生道:“老爷爷,我是小军。”
关阳道:“我是阳阳!”
姐弟两人一起道:“我们给您拜年来啦!”
两人小跑着到了关福亮身前,跪在地上一连磕了仨头,“祝老爷爷长命百岁,多福多寿!”
关福亮身子一震,“阳阳,小军?”
他身子摇晃了一下,差点摔倒,急忙将两人扶起来,“快,快进屋!屋里有糖,有瓜子,有山药豆,有……”
他说着说着,声音忽然就哽咽起来,拉着两人的手颤颤巍巍的向堂屋走去,他浑身都在轻微颤抖,显然激动之极,边走边喊,“老婆子,你看谁来啦?你看谁来啦?阳阳和小军给咱们拜年来啦!”
在堂屋的灯光照耀下,关晓军看到自己这位三老爷爷老泪纵横,边走边掉泪,眼泪在他脸上深深的沟壑里汇集而下,流到山羊胡上,随后又滴在了地上。
屋里传来一声响,似乎是什么东西倒地的声音,随后一名头戴老式黑帽,身子瘦小的小脚老太婆从门口跌跌撞撞的跑了出来,因为跑的太急,脚下一滑,坐在了地上。
她慌忙挣扎站起,待看清楚走来的关阳姐弟俩时,呆了片刻之后,忽然嚎啕大哭。
ps:大家写别急着骂,可能这件事有点圣母,但这是真事儿。
有时候有些家族的事情真的很难处理,嘴里说,谁都会,真要到你自己身上,那就可能是另一个做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