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第55章
网络小说网www.txtwl.com,最快更新《外戚之女》最新章节!
系统防盗章, 请购足比例或等72小时再阅读,多谢支持正版 及至到了京城, 王府的臣属们都忙坏了, 但再忙, 颜长史还是没忘记他们王爷的终身大事 - 他们王爷忍了这么些年没娶妻, 就等着回京娶一位教养良好的名门闺秀,容易吗?!
颜长史对京中众大臣家的情况本来就知之甚详,再有目的性的寻摸思虑了一番,就给肃王爷列出了一张王妃人选的单子,人不多,也就五六个吧,其中摆在首位的就是郑成徽郑首辅家的嫡次孙女, 郑二姑娘。
这郑大人家的嫡次孙女妙啊,王爷迎娶郑大人家的嫡次孙女, 但太后和明家却“害死”了郑家的嫡长孙女, 扶了明家的嫡长女为后,王爷娶了郑二姑娘, 就是一巴掌打在太后和皇帝的脸上, 也拉拢了一众文臣和天下仕子的心啊。
颜长史很得意。
颜长史去肃王的外书房见肃王,要把这王妃候选单子递上去的时候正值肃王在和王府大管家林总管说话。
说的还和颜长史来寻肃王的事有些关联 - 赵铖正在吩咐林总管去准备聘礼。
肃王也没避着颜长史,吩咐完了林总管看了一眼颜长史,想了想补充道:“林福你以前虽在宫中服侍, 但和本王去西宁多年, 对京中礼仪可能已经有些生疏, 待你拟完聘礼单子之后就再给颜长史看看之后再递给我吧,不要疏漏了什么。”
显得对这准备聘礼一事十分重视。
颜长史听言心中疑惑,他这王妃候选单子还没递上去呢,王爷就要准备聘礼了?
王爷不会真想要照顾母族,娶那凌家的凌二姑娘吧?他脑门上立时出了一脑门的汗,心道,幸亏我动作快,不然可不是让王爷酿成了大错?又心道,王爷也真是,娶妃这等大事,怎能不和我们臣下商量?
这边林总管应喏退下,颜长史便肃容对肃王道:“王爷,您准备聘礼,是为迎娶正妃准备,还是王爷您看上哪家闺秀,要先纳侧妃?之前可没有听您说过此事啊!”
肃王瞟了他一眼,没答他,反道:“明日便是议事之日,颜长史不等明日,而是今日求见,可是有何紧急要事?”
颜长史跪下,道:“王爷,微臣的确是有一要事要请示王爷。王爷您年纪已经不小,本该早就当大婚,奈何西宁偏僻,无合适淑女堪以匹配,如今王爷回京,正当择一名门淑女,迎娶为王爷正妃,以延续天家正统嫡系血脉。”
肃王看着他。
颜长史自认满腔肺腑皆是为了面前这主子,满心正义,但不知为何此时在自家王爷的目光下头皮仍是有些发麻,不过要说的话他还是要说的,他续道,“王爷,这些时日老臣细细斟酌,特准备了一份王妃的备选名单,还请王爷过目。”
老长史说完就双手呈上了单子,待呈了半晌,肃王终于接过展开,这才又侃侃而道,“王爷,这单子上的前两位,一位是内阁首辅郑成徽郑大人家的嫡次孙女,一位则是吏部尚书洪铭遥的嫡长孙女。”
“郑大人为文臣之首,在仕林中名望极高,若王爷能娶得郑大人家的嫡孙女,必能让文臣和天下学子对王爷更为亲近信任,也会让更多的能人干事相信王爷,臣属王爷,且这位郑二姑娘端庄贤淑,在京中素有贤名,若为肃王妃,必能与王爷琴瑟和鸣,传为佳话。”
“洪大人出身岭南世家,在成武帝年间又外任为岭南布政使司参政,在岭南就任多年,之后因政绩卓著,一路升迁,终至吏部尚书,王爷您的根基在西北,对东南岭南一带多有不熟,成武帝和先帝都重用洪大人,虽主要还是因洪大人才能卓著,精明能干,但未尝没有笼络南地仕人之心的意思,王爷您若是迎娶洪家嫡女为王妃......”
颜长史絮絮叨叨的说了很多,最终以“老臣以为,这前面两位皆为殿下正妃之最佳人选,后面的几位,殿下亦可考虑,或者待他日,聘为侧妃也未尝不可”来结束。
肃王性子冷厉,不喜多言,外人多觉他脾气必是暴躁,但实际他耐性很强,至少颜长史叨叨叨地说了好几盏茶的时间,他既没打断他,面色更是丝毫未变。
只待他说完之后,才道:“长史多劳了,只是这安抚天下仕林之心,消除南北隔阂,只想着要靠本王娶一个王妃就能解决,怕正如想着靠送一个公主去异邦和亲就能解决边疆问题一般,都是痴人说梦。颜卿您身为王府长史,知道这些问题,就当好好想想从根本上的解决之法,而不是琢磨着利用本王的婚事。”
“就算本王的王妃位子那么有用,也只有一个。长史还是下去好好草拟一份政令回头我拿出去让大家议上一议吧,至于本王的王妃,本王早已经定下,就不劳长史忧心了。”
这话可真毒,好像他们下面这些臣子整天不琢磨着如何做正事,实事,尽想着歪门邪道,竟是想要利用王爷的婚事来解决本该他们这些做臣子该解决的事一般......
颜长史性子板正,听了肃王这话老脸一下子给憋得通红,也不知是气得还是臊的。
不过他心性还算坚韧,又固执得很,没被肃王给挤兑得立马就退下,还是顶着红脸耿着脖子问道:“王爷,那您定下的这位王妃不知是哪个府上的姑娘?”
肃王冷着脸没出声。
颜长史就道:“王爷,天家家事,亦为国事,王爷娶妃,虽为王爷的私事,却也关系到朝堂格局,不能不慎,还请王爷明示。”
肃王继续看着他没出声。
颜长史脑袋上冒出汗来,但他仍战战巍巍坚持道:“王爷,您不会当真要娶凌家的二姑娘吧?王爷,凌二姑娘虽然是您母族的姑娘,但老臣已经着人调查过,这位姑娘品貌皆是平庸,并不适合殿下,太后娘娘唆使凌太妃和凌家,乃是不怀好意,还请殿下三思。”
肃王一哂,道:“不必思了,本王不会娶她,本王定下的王妃是承恩公府二房的嫡女,明家的三姑娘。”
颜长史先是一呆,随即眼前就是一黑,这,这还不如娶了凌二姑娘呢!
可是此时他对着自家王爷突然转厉的目光,再多的话就给卡在了喉咙里,再说不出来 - 耿言直谏也要看是什么时候什么话,他跟随肃王多年,什么时候该闭嘴他还是很清楚的。
且说明家。
明太后心中烦闷,不仅召了明珞入宫,同时还召了明琇明瑗一起,也不只是让她们入宫说说话,还让人收拾了自己的后殿,打算让她们在宫中小住上一段日子,好陪自己解解烦闷。
另一边厢明尚书寻自己父亲说话,目的没达到,反而心被压得更沉了些 - 他察出自己父亲隐藏的意思,他是想借着当年二弟对肃王的恩情,将侄女嫁给肃王,未尝不是在给明家留一条后路。
从明家的角度来说,这一步自然是再对不过的 - 总好过万一......明家被满门抄斩。
可是,这一步对明家来说是可进可退之棋,但对明尚书来说,那退路却很可能是条死路 - 若是肃王真的篡位成功,他不觉得当年之事真的能永远不被翻出来。
这事,绝不能往那个方向走!
他心志渐坚,主意也慢慢定了下来。这事,也必须提醒太后 - 哪怕是侄女嫁去了肃王府,也只可以是一把扔到肃王府的刀子,而绝不能最后反让侄女动摇了自己父亲和母亲的立场。
且再试上一试 - 若真不可控,不管父亲心里是怎么想的,那景世子既然对侄女有意,那他总有法子能促成了这桩婚事。将她嫁去西蕃,虽然有点可惜,但也算是一了百了。
明尚书定下心思,当晚便和自己的夫人明大夫人周氏细细嘱咐了一番,让她先在自己母亲明老夫人面前如是这般一番,又交代周氏让她翌日亲自送了两个女儿以及侄女一起入宫。
翌日一早明大夫人给明老夫人请安时,便跟老夫人替儿子请罪,将儿子和明珞,还有景世子在升平大长公主府的对话跟老夫人简单说了说。
最后她道:“母亲,这事都是绍桉糊涂,因着他常接触陛下,看见陛下对我们琇姐儿芥蒂甚深,所以一时情急,跟珞姐儿说话的时候就流出了让珞姐儿以后多多帮衬琇姐儿的意思 - 不想却被珞姐儿误会,更没想到后面竟引出了景世子要跟太后娘娘求娶珞姐儿之事。”
“母亲,稍后珞姐儿她们就要入宫,这事实在让儿媳心里不安,虽然儿媳有心和珞姐儿谈上一谈,可是又怕珞姐儿心结已生,听不进儿媳的话。不知能否劳烦母亲,看看是否要跟珞姐儿说说,一来解了她对绍桉还有琇姐儿他们的心结,二来......母亲,儿媳还有些担心她和景世子之间......”
明大夫人和明老夫人的话尚未说完,就有先前被打发出去的丫鬟远远的在门口禀告,道是三姑娘过来给老夫人请安。
系统防盗章, 请购足比例或等72小时再阅读,多谢支持正版 及至到了京城, 王府的臣属们都忙坏了, 但再忙, 颜长史还是没忘记他们王爷的终身大事 - 他们王爷忍了这么些年没娶妻, 就等着回京娶一位教养良好的名门闺秀,容易吗?!
颜长史对京中众大臣家的情况本来就知之甚详,再有目的性的寻摸思虑了一番,就给肃王爷列出了一张王妃人选的单子,人不多,也就五六个吧,其中摆在首位的就是郑成徽郑首辅家的嫡次孙女, 郑二姑娘。
这郑大人家的嫡次孙女妙啊,王爷迎娶郑大人家的嫡次孙女, 但太后和明家却“害死”了郑家的嫡长孙女, 扶了明家的嫡长女为后,王爷娶了郑二姑娘, 就是一巴掌打在太后和皇帝的脸上, 也拉拢了一众文臣和天下仕子的心啊。
颜长史很得意。
颜长史去肃王的外书房见肃王,要把这王妃候选单子递上去的时候正值肃王在和王府大管家林总管说话。
说的还和颜长史来寻肃王的事有些关联 - 赵铖正在吩咐林总管去准备聘礼。
肃王也没避着颜长史,吩咐完了林总管看了一眼颜长史,想了想补充道:“林福你以前虽在宫中服侍, 但和本王去西宁多年, 对京中礼仪可能已经有些生疏, 待你拟完聘礼单子之后就再给颜长史看看之后再递给我吧,不要疏漏了什么。”
显得对这准备聘礼一事十分重视。
颜长史听言心中疑惑,他这王妃候选单子还没递上去呢,王爷就要准备聘礼了?
王爷不会真想要照顾母族,娶那凌家的凌二姑娘吧?他脑门上立时出了一脑门的汗,心道,幸亏我动作快,不然可不是让王爷酿成了大错?又心道,王爷也真是,娶妃这等大事,怎能不和我们臣下商量?
这边林总管应喏退下,颜长史便肃容对肃王道:“王爷,您准备聘礼,是为迎娶正妃准备,还是王爷您看上哪家闺秀,要先纳侧妃?之前可没有听您说过此事啊!”
肃王瞟了他一眼,没答他,反道:“明日便是议事之日,颜长史不等明日,而是今日求见,可是有何紧急要事?”
颜长史跪下,道:“王爷,微臣的确是有一要事要请示王爷。王爷您年纪已经不小,本该早就当大婚,奈何西宁偏僻,无合适淑女堪以匹配,如今王爷回京,正当择一名门淑女,迎娶为王爷正妃,以延续天家正统嫡系血脉。”
肃王看着他。
颜长史自认满腔肺腑皆是为了面前这主子,满心正义,但不知为何此时在自家王爷的目光下头皮仍是有些发麻,不过要说的话他还是要说的,他续道,“王爷,这些时日老臣细细斟酌,特准备了一份王妃的备选名单,还请王爷过目。”
老长史说完就双手呈上了单子,待呈了半晌,肃王终于接过展开,这才又侃侃而道,“王爷,这单子上的前两位,一位是内阁首辅郑成徽郑大人家的嫡次孙女,一位则是吏部尚书洪铭遥的嫡长孙女。”
“郑大人为文臣之首,在仕林中名望极高,若王爷能娶得郑大人家的嫡孙女,必能让文臣和天下学子对王爷更为亲近信任,也会让更多的能人干事相信王爷,臣属王爷,且这位郑二姑娘端庄贤淑,在京中素有贤名,若为肃王妃,必能与王爷琴瑟和鸣,传为佳话。”
“洪大人出身岭南世家,在成武帝年间又外任为岭南布政使司参政,在岭南就任多年,之后因政绩卓著,一路升迁,终至吏部尚书,王爷您的根基在西北,对东南岭南一带多有不熟,成武帝和先帝都重用洪大人,虽主要还是因洪大人才能卓著,精明能干,但未尝没有笼络南地仕人之心的意思,王爷您若是迎娶洪家嫡女为王妃......”
颜长史絮絮叨叨的说了很多,最终以“老臣以为,这前面两位皆为殿下正妃之最佳人选,后面的几位,殿下亦可考虑,或者待他日,聘为侧妃也未尝不可”来结束。
肃王性子冷厉,不喜多言,外人多觉他脾气必是暴躁,但实际他耐性很强,至少颜长史叨叨叨地说了好几盏茶的时间,他既没打断他,面色更是丝毫未变。
只待他说完之后,才道:“长史多劳了,只是这安抚天下仕林之心,消除南北隔阂,只想着要靠本王娶一个王妃就能解决,怕正如想着靠送一个公主去异邦和亲就能解决边疆问题一般,都是痴人说梦。颜卿您身为王府长史,知道这些问题,就当好好想想从根本上的解决之法,而不是琢磨着利用本王的婚事。”
“就算本王的王妃位子那么有用,也只有一个。长史还是下去好好草拟一份政令回头我拿出去让大家议上一议吧,至于本王的王妃,本王早已经定下,就不劳长史忧心了。”
这话可真毒,好像他们下面这些臣子整天不琢磨着如何做正事,实事,尽想着歪门邪道,竟是想要利用王爷的婚事来解决本该他们这些做臣子该解决的事一般......
颜长史性子板正,听了肃王这话老脸一下子给憋得通红,也不知是气得还是臊的。
不过他心性还算坚韧,又固执得很,没被肃王给挤兑得立马就退下,还是顶着红脸耿着脖子问道:“王爷,那您定下的这位王妃不知是哪个府上的姑娘?”
肃王冷着脸没出声。
颜长史就道:“王爷,天家家事,亦为国事,王爷娶妃,虽为王爷的私事,却也关系到朝堂格局,不能不慎,还请王爷明示。”
肃王继续看着他没出声。
颜长史脑袋上冒出汗来,但他仍战战巍巍坚持道:“王爷,您不会当真要娶凌家的二姑娘吧?王爷,凌二姑娘虽然是您母族的姑娘,但老臣已经着人调查过,这位姑娘品貌皆是平庸,并不适合殿下,太后娘娘唆使凌太妃和凌家,乃是不怀好意,还请殿下三思。”
肃王一哂,道:“不必思了,本王不会娶她,本王定下的王妃是承恩公府二房的嫡女,明家的三姑娘。”
颜长史先是一呆,随即眼前就是一黑,这,这还不如娶了凌二姑娘呢!
可是此时他对着自家王爷突然转厉的目光,再多的话就给卡在了喉咙里,再说不出来 - 耿言直谏也要看是什么时候什么话,他跟随肃王多年,什么时候该闭嘴他还是很清楚的。
且说明家。
明太后心中烦闷,不仅召了明珞入宫,同时还召了明琇明瑗一起,也不只是让她们入宫说说话,还让人收拾了自己的后殿,打算让她们在宫中小住上一段日子,好陪自己解解烦闷。
另一边厢明尚书寻自己父亲说话,目的没达到,反而心被压得更沉了些 - 他察出自己父亲隐藏的意思,他是想借着当年二弟对肃王的恩情,将侄女嫁给肃王,未尝不是在给明家留一条后路。
从明家的角度来说,这一步自然是再对不过的 - 总好过万一......明家被满门抄斩。
可是,这一步对明家来说是可进可退之棋,但对明尚书来说,那退路却很可能是条死路 - 若是肃王真的篡位成功,他不觉得当年之事真的能永远不被翻出来。
这事,绝不能往那个方向走!
他心志渐坚,主意也慢慢定了下来。这事,也必须提醒太后 - 哪怕是侄女嫁去了肃王府,也只可以是一把扔到肃王府的刀子,而绝不能最后反让侄女动摇了自己父亲和母亲的立场。
且再试上一试 - 若真不可控,不管父亲心里是怎么想的,那景世子既然对侄女有意,那他总有法子能促成了这桩婚事。将她嫁去西蕃,虽然有点可惜,但也算是一了百了。
明尚书定下心思,当晚便和自己的夫人明大夫人周氏细细嘱咐了一番,让她先在自己母亲明老夫人面前如是这般一番,又交代周氏让她翌日亲自送了两个女儿以及侄女一起入宫。
翌日一早明大夫人给明老夫人请安时,便跟老夫人替儿子请罪,将儿子和明珞,还有景世子在升平大长公主府的对话跟老夫人简单说了说。
最后她道:“母亲,这事都是绍桉糊涂,因着他常接触陛下,看见陛下对我们琇姐儿芥蒂甚深,所以一时情急,跟珞姐儿说话的时候就流出了让珞姐儿以后多多帮衬琇姐儿的意思 - 不想却被珞姐儿误会,更没想到后面竟引出了景世子要跟太后娘娘求娶珞姐儿之事。”
“母亲,稍后珞姐儿她们就要入宫,这事实在让儿媳心里不安,虽然儿媳有心和珞姐儿谈上一谈,可是又怕珞姐儿心结已生,听不进儿媳的话。不知能否劳烦母亲,看看是否要跟珞姐儿说说,一来解了她对绍桉还有琇姐儿他们的心结,二来......母亲,儿媳还有些担心她和景世子之间......”
明大夫人和明老夫人的话尚未说完,就有先前被打发出去的丫鬟远远的在门口禀告,道是三姑娘过来给老夫人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