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束脩
网络小说网www.txtwl.com,最快更新《科技大唐》最新章节!
第一章束脩
这是大唐贞观元年正月二十四日,正是春寒料峭的时候,李世民登基不过半年时光,大唐在经历了渭水之盟后一切显得那么的蒸蒸日上……
长安城,太平坊,赵国公府。吏部尚书、赵国公长孙无忌的六子长孙澹回到了自己居住了三年的草亭。三年时间对历史的长河来说也许不算什么,可是对于长孙澹来说,这三年比几辈子还长。
长孙澹并不属于这个世界,准确来说,是他的意识不属于这个世界,他甚至常常有庄周梦蝶的感觉:也许一觉醒来又回到了那个天天可以吐槽各种匪夷所思的事件的时代,可每次醒来面对的还是茅草的顶……
大唐的长孙澹是根正苗红的“官二代”,他的老子是将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排行第一的长孙无忌,可他出了衣食无忧而外并不能得到多少好处。这只是因为他的母亲是前隋逆臣之女,在他七岁那年郁郁而终。而长孙澹正是那是来到的这个时代。
前世的他毕业于一所二流師范大學数学系,在职场上摸爬滚打了两年一事无成,索性回老家干起了本行。几年下来,身上的棱角被磨砺圆滑,也成为了当地小有名气的老师,在一次qi摩托家访回校的时候出了车祸来到了大唐。
不得已之下,只好继续夹着尾巴做人,借为母亲守孝的名义结庐而居。三年下来倒也赞下了不小的名声。只是眼下却有一个危机在慢慢向他靠拢。
“福伯,准备一下,我下旬就要去算学了,让忠哥跟我去吧!”福伯姓张,是长孙澹母亲带过来的,这几年来,只有福伯一家三口跟着他粗茶淡饭的不离不弃。
第二天,长孙澹准时起来,绕着小院跑了几圈,又锻炼了大约一个小时,喝了两碗小米粥就开始在沙盘上练习书法。没办法,他穷啊,一月一贯的份子钱买不了几张纸,更不可能将唐初的一日两餐改为一日三餐,只好将就着加碗福婶熬得粥对付对付,这样三年下来倒也攒下了十贯的家底。
过了中午,天上居然又飘起了雪花。一个小管事的带着两个仆人送来了两担东西并解释一担是束脩,一担是给自己准备的用具,同时送来了十贯钱,并说月例已涨到五贯。
长孙澹先是去了书房拜谢,但并没有能够见上自己的便宜老爹,只是在书房外听到了淡淡的一句:“唔,知道了,去了好好用功。”
回到了自己的草亭看了看束脩:上好文房四宝一套,纸三刀,纹银五锭。自己的出了纹银而外其它的倒是一模一样。
“少爷,今日二十五了,下月初一算学就要开学了,我们要尽快去拜访赵博士了。”福伯站在束脩担子旁边。
“今天去还赶得及吗?”
“我去跟孙管事要辆马车,宵禁前可以的!”
“那就有劳福伯了。”
马车出了太平坊,一路向东而去,路过朱雀门时,看着宽达百丈的朱雀大街,长孙澹也被震撼了一把:这地方,要是跳广场舞得多少老太太啊!过东市时,满眼的黄头发又震撼了长孙澹一把。
长孙澹的马车继续前行,此时的赵国公府内宅却闹翻了天。二夫人黄氏,三夫人王氏和六夫人陆氏齐齐的聚在了长孙无忌的正室窦夫人的院子里。
“大姐,这六哥儿到是耍的好手段啊,这束脩比我家温儿的一倍还多,当初我们温儿进学时只有中等的文房四宝一套,纸一刀,银只有一锭。”王氏率先发难。
“是啊是啊,我家净儿去年的束脩也是这么多,为什么他长孙澹这么多?”陆氏也搭腔到。
窦氏充耳不闻,默然不语。
此时,一直不怎么开口的黄氏说道:“姐姐啊,我倒是没有儿子,不用送束脩,家里的两个丫头请了几个女红师傅学女工,可是这同样是老爷庶出的儿子,怎么待遇差这么多啊?”
众人七嘴八舌的说着,窦氏终于怒了:“你们几个打算干什么?”声调不高,却蕴含着气势。几人终于停了下来,看着窦氏。
“你看看你们几个养的儿子,长孙温今年才十四岁吧,你房里的丫鬟已经换了几个了?这是为什么?老三你给我说说?”窦氏满脸愠色的盯着王氏,王氏低着头默不作声。
“你再看看你的好净儿,和长孙澹只差了两个月,长孙澹守了三年的孝,长孙净呢?欺压良善的事干的还少吗?以后你们两房的月例减半,二人再有类似的事情发生,直接禀告老爷,有老爷处理。”屋子里静了下来,王氏和陆氏满脸通红,黄氏低着头,面带得色。
“好了,都回去吧,回去好好想想,等你们想明白了,束脩这点钱长孙家还出的起!”窦氏满脸寒霜的盯着几人,目光扫过黄氏的时候停留了一阵。
“是,我们就不打扰姐姐了。”几人见窦氏发了火,就行了礼退了出来。
“妹妹们去我屋里坐坐,老家捎了些粗茶过来,妹妹们不妨过去尝尝。”出了院子,黄氏邀请到。
“那就叨扰了。”几人叽叽喳喳的向着黄氏的院子走去。
“春兰,去把我家里捎过来的茶叶煎些过了,我们姐妹几个说说话。”黄氏吩咐着。
“两位妹妹快请坐,这里也没什么好招待两位的。”
“二姐,我们有不是过来蹭吃蹭喝的,关键是六小子不知道最近怎么了,不声不响的居然中了头彩,进学居然那么多束脩,这要是以后一直这么下去的话,那庶出的几个都得被他比下去了,本来庶出前程就已经不太好了,要是再不受待见,这可怎么是好。”心直口快的陆氏先说。
“是啊,我们温儿本来很有希望荫封个八品官的,怎么一来,就不好说了,哎。”王氏也跟着说。
“你们一个个的还不知足啊,我就两个女儿,等过几年嫁了人,我就是孤家寡人一个了,哎……”
两人不由大感尴尬,恰巧侍女送了茶过来,两人吃了茶连连称赞,此时还没有端茶送客官面话。二人坐了会就出了黄氏的院子。
王氏回了院子,恰好撞见长孙温围着新进府的丫鬟,丫鬟满脸通红,低着头看着脚尖。又想起了窦氏的话,不禁怒火中烧,骂道:“你一天除了这个还能干什么?你看看人家长孙澹,比你还小一岁,已经守了三年的孝了,四年前为了能让你进族学,我费了多大的功夫,可你看看你,每次你父亲见到你的功课就摇头。”
长孙温倒是个油滑的性子,见着母亲发怒,虽不知道怎么回事,但凭着一张涂了蜜似的巧嘴很快将老娘哄的开开心心。可知道事情的缘由后,虽没太注意这个没什么存在感的六弟,可心里不免有些记恨。
第一章束脩
这是大唐贞观元年正月二十四日,正是春寒料峭的时候,李世民登基不过半年时光,大唐在经历了渭水之盟后一切显得那么的蒸蒸日上……
长安城,太平坊,赵国公府。吏部尚书、赵国公长孙无忌的六子长孙澹回到了自己居住了三年的草亭。三年时间对历史的长河来说也许不算什么,可是对于长孙澹来说,这三年比几辈子还长。
长孙澹并不属于这个世界,准确来说,是他的意识不属于这个世界,他甚至常常有庄周梦蝶的感觉:也许一觉醒来又回到了那个天天可以吐槽各种匪夷所思的事件的时代,可每次醒来面对的还是茅草的顶……
大唐的长孙澹是根正苗红的“官二代”,他的老子是将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排行第一的长孙无忌,可他出了衣食无忧而外并不能得到多少好处。这只是因为他的母亲是前隋逆臣之女,在他七岁那年郁郁而终。而长孙澹正是那是来到的这个时代。
前世的他毕业于一所二流師范大學数学系,在职场上摸爬滚打了两年一事无成,索性回老家干起了本行。几年下来,身上的棱角被磨砺圆滑,也成为了当地小有名气的老师,在一次qi摩托家访回校的时候出了车祸来到了大唐。
不得已之下,只好继续夹着尾巴做人,借为母亲守孝的名义结庐而居。三年下来倒也赞下了不小的名声。只是眼下却有一个危机在慢慢向他靠拢。
“福伯,准备一下,我下旬就要去算学了,让忠哥跟我去吧!”福伯姓张,是长孙澹母亲带过来的,这几年来,只有福伯一家三口跟着他粗茶淡饭的不离不弃。
第二天,长孙澹准时起来,绕着小院跑了几圈,又锻炼了大约一个小时,喝了两碗小米粥就开始在沙盘上练习书法。没办法,他穷啊,一月一贯的份子钱买不了几张纸,更不可能将唐初的一日两餐改为一日三餐,只好将就着加碗福婶熬得粥对付对付,这样三年下来倒也攒下了十贯的家底。
过了中午,天上居然又飘起了雪花。一个小管事的带着两个仆人送来了两担东西并解释一担是束脩,一担是给自己准备的用具,同时送来了十贯钱,并说月例已涨到五贯。
长孙澹先是去了书房拜谢,但并没有能够见上自己的便宜老爹,只是在书房外听到了淡淡的一句:“唔,知道了,去了好好用功。”
回到了自己的草亭看了看束脩:上好文房四宝一套,纸三刀,纹银五锭。自己的出了纹银而外其它的倒是一模一样。
“少爷,今日二十五了,下月初一算学就要开学了,我们要尽快去拜访赵博士了。”福伯站在束脩担子旁边。
“今天去还赶得及吗?”
“我去跟孙管事要辆马车,宵禁前可以的!”
“那就有劳福伯了。”
马车出了太平坊,一路向东而去,路过朱雀门时,看着宽达百丈的朱雀大街,长孙澹也被震撼了一把:这地方,要是跳广场舞得多少老太太啊!过东市时,满眼的黄头发又震撼了长孙澹一把。
长孙澹的马车继续前行,此时的赵国公府内宅却闹翻了天。二夫人黄氏,三夫人王氏和六夫人陆氏齐齐的聚在了长孙无忌的正室窦夫人的院子里。
“大姐,这六哥儿到是耍的好手段啊,这束脩比我家温儿的一倍还多,当初我们温儿进学时只有中等的文房四宝一套,纸一刀,银只有一锭。”王氏率先发难。
“是啊是啊,我家净儿去年的束脩也是这么多,为什么他长孙澹这么多?”陆氏也搭腔到。
窦氏充耳不闻,默然不语。
此时,一直不怎么开口的黄氏说道:“姐姐啊,我倒是没有儿子,不用送束脩,家里的两个丫头请了几个女红师傅学女工,可是这同样是老爷庶出的儿子,怎么待遇差这么多啊?”
众人七嘴八舌的说着,窦氏终于怒了:“你们几个打算干什么?”声调不高,却蕴含着气势。几人终于停了下来,看着窦氏。
“你看看你们几个养的儿子,长孙温今年才十四岁吧,你房里的丫鬟已经换了几个了?这是为什么?老三你给我说说?”窦氏满脸愠色的盯着王氏,王氏低着头默不作声。
“你再看看你的好净儿,和长孙澹只差了两个月,长孙澹守了三年的孝,长孙净呢?欺压良善的事干的还少吗?以后你们两房的月例减半,二人再有类似的事情发生,直接禀告老爷,有老爷处理。”屋子里静了下来,王氏和陆氏满脸通红,黄氏低着头,面带得色。
“好了,都回去吧,回去好好想想,等你们想明白了,束脩这点钱长孙家还出的起!”窦氏满脸寒霜的盯着几人,目光扫过黄氏的时候停留了一阵。
“是,我们就不打扰姐姐了。”几人见窦氏发了火,就行了礼退了出来。
“妹妹们去我屋里坐坐,老家捎了些粗茶过来,妹妹们不妨过去尝尝。”出了院子,黄氏邀请到。
“那就叨扰了。”几人叽叽喳喳的向着黄氏的院子走去。
“春兰,去把我家里捎过来的茶叶煎些过了,我们姐妹几个说说话。”黄氏吩咐着。
“两位妹妹快请坐,这里也没什么好招待两位的。”
“二姐,我们有不是过来蹭吃蹭喝的,关键是六小子不知道最近怎么了,不声不响的居然中了头彩,进学居然那么多束脩,这要是以后一直这么下去的话,那庶出的几个都得被他比下去了,本来庶出前程就已经不太好了,要是再不受待见,这可怎么是好。”心直口快的陆氏先说。
“是啊,我们温儿本来很有希望荫封个八品官的,怎么一来,就不好说了,哎。”王氏也跟着说。
“你们一个个的还不知足啊,我就两个女儿,等过几年嫁了人,我就是孤家寡人一个了,哎……”
两人不由大感尴尬,恰巧侍女送了茶过来,两人吃了茶连连称赞,此时还没有端茶送客官面话。二人坐了会就出了黄氏的院子。
王氏回了院子,恰好撞见长孙温围着新进府的丫鬟,丫鬟满脸通红,低着头看着脚尖。又想起了窦氏的话,不禁怒火中烧,骂道:“你一天除了这个还能干什么?你看看人家长孙澹,比你还小一岁,已经守了三年的孝了,四年前为了能让你进族学,我费了多大的功夫,可你看看你,每次你父亲见到你的功课就摇头。”
长孙温倒是个油滑的性子,见着母亲发怒,虽不知道怎么回事,但凭着一张涂了蜜似的巧嘴很快将老娘哄的开开心心。可知道事情的缘由后,虽没太注意这个没什么存在感的六弟,可心里不免有些记恨。